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朱子集注》里面引程子的话说,程之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自世教衰,民不兴于行,少有此德久矣。这种解释非常的经典,程子说不偏就叫中,不偏二边,无过无不及。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讲,既不左倾又不右倾,不偏左不偏右这叫中,中道。不易,是恒常,易是改变,恒常不变这叫庸。中庸合起来是不偏不倚,恒常不变。中者天下之正道,天下的正道,道是讲到宇宙本体,中偏重于作用上来讲,天下本体的作用就是中。庸是天下之定理,定理就是真理,真理是永恒不变。当年孔子在世是春秋时代,礼虽有,条文在,但是没人去讲了,所以这个礼也是形同虚设,没人遵守。这些道德仁义没人讲,大家也就不知道要去行了,所以民不兴于行,不去做。少有此德久矣,很久了,已经没有人真正去行中庸之德。
重新认识中庸,庸,就是用。中庸,就是中用,就是用中,用中道修身,用中道治天下。中者,天下之大本也!也就是说正常国家的政治,都是在追求中道。
在《中庸》里讲: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舜是大智慧啊!他广泛访求人民的意见,那些最浅近的,他最爱听。听到不好的,他就隐而不扬,听到好的意见,他就大大发挥。把大家的意见都了解了,他执其两端,两个极端的都掌握了,而用其中于民,折中处理,方方面面都照顾到。
怎样才能中庸呢,孔子指望的是圣君,但历史证明没有可持续的圣君,儒家说了两千多年,也只有两个形象模糊的尧舜,活在传说中。
所以说,没有最好的制度,只有最不坏的。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其实啊,不是很久没有了,而是从来没有达到过。能有追求中庸的意识,不管是修身心法,还是治理天下,都已经是善莫大焉了!
本节讲的中庸是孔子和儒家的重要思想,尤其作为一种道德观念,这是孔子和儒家尤为提倡的。《论语》中提及“中庸”一词,仅此一条。中庸属于道德行为的评价问题,也是一种德行,而且是最高的德行。宋儒说,不偏不倚谓之中,平常谓庸。中庸就是不偏不倚的平常的道理。中庸又被理解为中道,中道就是不偏于对立双方的任何一方,使双方保持均衡状态。中庸又称为“中行”,中行是说,人的气质、作风、德行都不偏于一个方面,对立的双方互相牵制,互相补充。中庸是一种折中调和的思想。调和与均衡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是相对的、暂时的。孔子揭示了事物发展过程的这一状态,并概括为“中庸”,这在古代认识史上是有贡献的。但在任何情况下都讲中庸,讲调和,就否定了对立面的斗争与转化,这是应当明确指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