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中庸》,定不平庸,自能见功
一
《中庸》是儒家的重要经典之一。《三字经》上说:“作《中庸》,子思笔。中不偏,庸不易。”
子思,是孔伋(约前—前年)的字,学者一般称“子思子”或“子思”,乃孔子嫡孙。
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写道:“伯鱼生伋,字子思,年六十二。尝困于宋。子思作《中庸》。”
唐代孔颖达《礼记正义》引郑玄《三礼目录》云:“名曰《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庸,用也。孔子之孙子思伋作之,以昭明圣祖之德。此于《别录》属《通论》。”
相传《礼记》中的《中庸》、《表记》、《坊记》、《缁衣》四篇出自子思之手(《隋书·音乐志》引沈约说)。
《子思》一书亡佚已久,清末黄以周有所辑佚。
子思生平事迹不详。一般认为子思受教于孔子的高足曾参。后人把子思、孟子及其后学称为“思孟学派”,并认为子思上承曾参,下启孟子。虽然思、孟未必有直接师承关系,但二人在学理上确实有所承续。后儒多认为子思在孔孟“道统”的传承中有重要地位,并且由此对宋明理学产生过重要的影响。
自司马迁以来,很多学者认定《中庸》系子思所作。在没有足够充分翔实材料可资证明的情况下,还是不能轻易否定司马迁的看法。但目前通行的整个文本,其形成可能经历了较长的过程。作为《礼记》的一篇,《中庸》的传世文本至少会与汉代《礼记》一书的编纂有关。尤其是文本中“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的描述,通常被认为是秦灭六国之后才有可能出现。我们说《中庸》文本所表现出的思想倾向,接近“思孟学派”或子思学说。
汉代,《中庸》没有引起儒家学者的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