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德育思想,古今中外先贤有大量的论述。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借苏格拉底之口来谈论美德,以培养护卫者、哲学王为目的,从而对德进行论述。德似乎是德性,即智慧、勇敢、节制、正义。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是帝王之师,为培养治国人才,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也没有直接说“德”是什么,他只说德性,他说,“我们称那些值得称赞的品质为德性”。他把德性分为道德德性与智慧德性,其中道德德性包括勇敢、节制慷慨、大方、大度、温和、友善、诚实、机智、羞耻和公正,理智德性包括智慧、理解、明智等,看来似乎是对桕拉图德育思想的发挥和补充。夸美纽斯指出,主要的德行应当首先培养;这些德行是持重、节制、坚韧与正直。赫尔巴特则主张培养学生树立内心自由、完善、仁慈、正义和公平的五种道德观念。我们可以看出西方的教育家对德的论述是大同小异,众说纷纭之嫌。
儒家创始人孔子以培养“弘道”“至于道”的“士”作为培养目标,以“仁”和“礼”为内容的德育思想,孔子的乃至儒家德目主要是仁义礼智。墨家创始人墨子以培养“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的“贤士”或“兼士”为目的,德似乎是有“兼爱”的精神,长于辩论,明辨是非,同时精通于道术,又有实践经验。上述的中外先贤,对于德育思想的贡献是伟大的,他们为人类的生活实践提供了巨大的作用,至今在各个层面上还具有重大的指导作用。由于德育的目的、内容、方法等的不同,导致了观点的差异。道家创始人老子以培养“圣人式”的侯王为目标,对圣人之德有丰富的论述。老子认为,德不是仁义礼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大德慈、俭、不敢为天下先,育德的目的是为了修身与治国,育德的方法是无为而无以为。
儒家把仁义礼智作为德目,最高的德就是仁。可是在老子认为,仁义礼智并不是德,老子甚至是反仁义,反礼智。也因为老子反儒家的德目仁义礼智,为此,自西汉“独尊儒术”以来,很多学者以为老子没有德育思想,甚至以为老子反德反智。老子认为仁义礼都是“有为”的结果,违反自然,仁义礼只是道、德衰落了而依次产的,并且老子认为道德衰落到了礼,社会就开始乱了。说老子反智一点都不为过,因为老子认为智不可提倡,他提倡明,不能以智治国,而是以德治国。
何为仁?《说文解字》曰:“仁,亲也。从人从二。古文仁从千心。古文仁或从尸。”亲,意思是亲近,亲爱,引申为接触,接近;也泛指亲近的人,亲属,亲人;亲还有亲自参与,事必躬亲之意。人,天地所生,获天地之德,是天地之心,故最贵。《说文解字》:“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故《中庸》:“仁者,人也。”仁即人,是天地之德。“二”,代表地,地有包容、宽厚之德。
《易》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至于古文仁从千心,意为很多的心,引申为包容,博爱之意。至于古文仁或从尸,我们认为也是有包容之意。因为,古代的尸和古代的人相似,古代的尸本指祭祀时代表死者受祭的活人,因为那个人要一动不动,有包容之意。仁字的内涵与外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有所变化。后来发展为仁是古代的一种道德观念,主要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关系。仁者爱人。根据文献记载,可以初步断定“仁”和‘‘仁人”这些词是西周人创造的。“仁”字源于两个人的互相亲爱,“仁人”,是一个王朝或封国需要建立牢固的统治秩序所不可缺少的人,这是西周奴隶主贵族在伦理学和政治学上所作出的贡献。但是把“仁”的含义规定为“爱人”,并建立一套爱人的理论,把“仁人”作为道德上有很高的修养,在政治上有很大的饱负,而且还可以进而成为德政无缺的圣人的人,则是从孔子开始。
孔子对于“仁”的论述,散见于他整理的典籍之中,对于“仁”详细地阐述,主要《论语》一书。在《论语》中,“仁”一共出现一百零九次,有五十九章对“仁”进行论述。“仁”的意思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首先,孔子对什么为不仁作了解释。他指出花言巧语、装腔作势的行为举止和态度距离“仁”很远。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学而第一)还有不孝也是不仁,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阳货第十七)孔子还指出有许多好的能力也不属于“仁”,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公冶长第五》)孔子认为由子路)管理军队有一套,求(子有)适合当小国的宰相,赤(子华)口才好,适合外交,但是仁不仁不知道。其次,孔子对“仁”作了回答。第一,“仁”即礼。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第十二)礼是仁的标准,人要约束自己,力争做到符合礼。又“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颜渊第十二)时刻以礼指导自己的行为,就没有发生怨恨。又“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仞曰:‘其言也仞,斯谓之仁己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仞乎?’”(颜渊第十二)讲了行为要符合礼,语言的符合礼就在于忍”,意即谨言。第二,‘‘仁”即爱憎分明。
孔子认为作为仁者既能爱人,又能恶人。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颜渊第十二)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里仁第四)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里仁第四)孔子的爱憎分明,老子不以为然。第三,仁是一种行为规范。“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阳货第十七)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雍也第六)这五行也只不过是礼的具体化,为此,老子是持批评的态度。第四,仁是长生久视之道。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子曰“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雍也第六)仁者的表现为静,为此孔子认为这是长生久视之道。
什么是“义”?《说文解字》曰:“义,己之威仪也。从我羊。”《说文解字注》言己者,以字之从我也。己,中宫。象人腹。故谓身曰己。义各本作仪。今正。古者威仪字作义。今仁义字用之。仪者,度也。今威仪字用之。谊者,人所宜也。今情谊字用之。……古者书仪但为义。今时所谓义为谊。是谓义为古文威仪。谊为古文仁义字。故许各仍古训。而训仪为度。……从我。从羊。威仪出於己,故从我。董子曰。仁者,人也。义者,我也。谓仁必及人。义必由中,制也。从羊者,与善美同意于是,“义”又引申出仪容、仪表、容貌、法度之义引申为“宜”、“适宜”之义。义,善也。引申之训也。
《中庸》说:“义者,宜也”。《礼记表记》说:“义者,天下之制也”。通俗地讲,就是分别事理,各有所宜。即正当、合宜之义。是一种积极的道德规范和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浙江古籍出版社,第页硕士学位论文伦理要求。东汉刘熙《释名释言语》也说:“义,宜也,裁制事物使合宜也。”《淮南子缪称》云:“义者比于人心,而合于众适者也。”“义”在《论语》中一共出现二十六次,用十二章进行论述。对于“义”的论述,仅次于“仁”。
《论语》中“义”有以下几层意思。第一,真实、践言、说到做到。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意思是说,言语真实,不说谎,践行其言,诚实不欺,信守信用,这就接近了义。第二,社会认为合宜的道理和行为。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第七)孔子认为,不合宜的道理和行为的富贵,应该视之轻于浮云,不值得追求。第三,合理的主张和思想。《论语微子》:“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其意思是,君子做官,实行其合理的主张和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