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开心能为海明的《道德经明意》写序,此刻我的内心充满了身为人师方可体会到的欣悦之情。我想先说说我和这位学生的一些往事。
我和海明结识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那时我住在北大勺园五号楼的公寓。有一天,我的老朋友汤一介和陈来推荐海明来我住处讨论他未来的学业规划。那时,我看着站在我面前的海明,他的态度十分恭顺,甚至有点腼腆和紧张,但从他年轻而坚毅的眼神里,我能清楚看出他的志向所在,并预感他在不远的将来会在比较哲学领域取得杰出成就。在随后的几年里,我看着海明在夏威夷大学刻苦攻读比较哲学课程,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并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比大多数学生更优秀的成绩。对于我指导的博士生们,我一向鼓励他们以出版一部著作的标准来写作博士论文,在这一点上,海明同样没有让我失望。毕业后不久,他就出版了首部专著《儒家实用主义:个人经验与世界情境交融的艺术》(ConfucianPragmatismastheArtofContextualizingPersonalExperienceandWorld,),这是英语世界第一本研究“儒家实用主义”的专业著作,它令人信服地论证了:在世界上诸多不同的实用主义传统中,儒家哲学是自成体系且极具中国特色的“儒家实用主义”。
海明的博士经历有着特定的时代与境遇。在短短一代人的时间里,中国快速崛起并在世界经济、政治秩序中发挥重要影响,使得整个国际社会大为震撼,也自然引起了美国学术界对于中国文化的强烈兴趣。海明获得博士学位的专业——中西比较哲学——是美国的新兴专业,当时在美国高校有较多的空缺教职,夏威夷大学比较哲学专业的求职成功率能高达八九成。在思考中国哲学的前景时,我的中国哲学启蒙老师劳思光先生总是教导我说:我们不要只在中国视野下谈中国哲学,我们要在世界哲学的背景下来谈中国哲学。对海明来说,当时不得不做出职业选择,那也是他人生的十字路口。他应该选择留在美国吗?他可以在美国一流的大学里获取一个安稳的教职,然后随着中国在世界上变得越来越重要,在那里尽力推动西方对中国哲学的兴趣,或是应该在当时那个重要的历史关头回到自己的祖国,以培养下一代国际化的中国学者为己任,将中国哲学推向世界,进而产生更大的影响?历史已经告诉了我们他当年的决定:海明毅然决然地回到中国,努力在中国学术界推动中国哲学的国际化。从海明目前出版的诸多论著中,我欣慰地看到他这些年的学术成长和日渐丰厚的学术成就,感受到他愈益坚定的学术自信。毫无疑问,海明在专业上正朝着成为当代最多产、最具原创性的思想家之一的方向大步前进。
从作者经历转回本书创作,我们需要先从海明具有原创性和气度宏伟、视野广阔的“意哲学”(philosophyofintentionality)背景来了解这部《道德经明意》。在过去的十年里,海明从《周易明意》开始,将“意哲学”当作一种解释策略广泛应用于对中国传统哲学经典的解读之中。海明对包括《道德经》在内的经典文本的解释特色在于进行持续不断的哲学反思,即从品味原始文本的精微之处出发来体悟出“意哲学”的“意”味和“意”义。在从哲学层面深入讨论他对《道德经》的解读之前,我想先回顾一下海明对《道德经》文本流传和版本重建所提出的一些论断。在我们这个时代,新出土的文献是中国哲学领域最热门的研究方向之一。此种情形下,《道德经》的重要性在多个方面凸显出来。首先,在不同时间和地点新发现早期版本的《道德经》,是所有中国哲学经典文献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这一事实说明《道德经》在中国古代哲学形成时期占有重要文化地位。其次,在当代,《道德经》英译本数量也远超其他经典译本,反映出它在世界哲学经典中也占有特殊地位。
但正如海明所说,最近在考古发掘中发现的《道德经》出土文本,会打乱传世文本的系统,因而必须在一些重要的方面予以辨析。经典文本一直处于层累和演变过程之中,我们所恢复的所谓最早版本未必是最完整、最权威可靠的;相反,以出土文献为依据修改通行本所得到的新版本层出不穷,恰恰反映出建立所谓原始文本的研究思路有待商榷。而且我们必须考虑的事实是,千百年来历代注家共同使用的《道德经》通行本,才是对中国文化生命的演进和发展产生最大影响的版本。海明充分利用当前所有文献的综合方法无疑是从事研究最明智的选择。海明认为《道德经》成书于战国中前期,而《道德经》大量韵文的押韵形式正合乎当时的风格,恰好可以佐证他的观点。
正如海明指出,无论汉语学界还是海外学界,真正对《道德经》进行哲学解读的著作其实很少,而且深度远远不够。他本人解释该复杂文本并重建其意义的方法,是诉诸有创生力的图像而非概念结构或形式定义,从而做到以忠实于文本自身为前提。我们都知道,“道”只能通过描述性的称呼或模糊性、绰号化的“字之”方式来表达,却无法给它一个确定的“名”,否则就给它的无限性先行设置了界限。“道”的不同面向的含义可以通过“谓之”表达出来,但无法把“道”断言或者指称为意义确定的“之谓”。诚如海明所言,“意”之义仅在依境而生(insitu)和原初自生(abinitio)的本体状态中呈现,当然我可能会加上“在关联中”(inmediasres)的意义敞开方式,总之我们不应该从一个根本性的源头(primordialsource)开始去示现其本原性的启示意味。
不过,海明显然用他的洞见揭示并推进了“意”的深义,书中随文解悟出的“自然之意”可以说渊源深厚、形式繁复,而“意”或多或少都带有某种意向性(intentionality)或目的性(purpose)的意味。当然,“意”的字义非常复杂。它最早出现在周代的青铜器上,字形为
古希腊“本体论思维(ontologicalthinking)”和《周易》“生生论”思维(zoetologicalthinking)之间最根本的区别之一在于,本体论把遍在的理念(eidos)和目的(telos)当作所有事物的形式和终极原因,即内在的设计与确定的目标使事物成为这样而非那样。这种目的论思维已经沉淀进了印欧语系,而且在常识中根深蒂固,导致欧美的语言总是在言说实体本体论(substanceontology)。这种思维是线性的、绝对的,逻辑上也是封闭的。这种理性的封闭逻辑与我们在中国过程宇宙论的意象思维(imagisticthinking)中发现的审美感受形成鲜明对比。在过程宇宙论中,“意(intentionality)”试图寻求的不是定义或终结,而是开放性、衍生性、延展性意义的不断敞开。当然,人类经验中一切有吸引力和重要的事件都寻求某种程度的完满,但如“1+1=2”那种理性命题的封闭与连续不断、生生不息的创造之间存在着根本区别,后者就像郭熙的《早春图》、苏东坡的《题西林壁》或者《道德经明意》所体现的思想——“自然之意”的意义生发状态那样。
海明将“自然之意(theintentionalityofnature)”视为《道德经》的核心思想。在这一语境下,“自然”并不是西方《圣经》自然概念所谓必然被人所驯服和约束的、客体化的自然世界(objectifiednaturalworld),当然更不是目的论概念(teleologicalconception)意义上的“本性(nature)”。这一“本性”总是被隐秘置换到对中国哲学“人性”观念的理解上,即认定中国古典哲学中存在永恒不变的人的本质和普遍存在的“人性”,认为每个人不过是某种不变的、普遍的人类本质的现实重复。将“自然”翻译和理解为西方意义上的“大自然”和“自然界”等概念,其实是对“自然”本意的明显误读和歪曲,但这些概念随着日本人借用汉语来翻译西方哲学术语的过程渗透进了东亚语汇,从而使得亚洲语言亦步亦趋地带上了西方现代性价值观的色彩。
与此相反,海明将我们带回到了整体性的、生机洋溢的、丰富广阔的“自然”,也就是《道德经》五处提到的“自然”本“意”,如第二十五章“道法自然”。当然,海明也规避了“道是什么”这样一个可以定义,但是会限制这个变化万千的概念的“错误”问题,而选择借鉴德国著名哲学家谢林(FriedrichJ.W.Schelling,-)的做法。谢林认可把“道”译成“门”(Porte)或与门有关的意象,如门道、敞开、进入之途等,并将“道”理解为“进入存有的大门的学说”。确如其言,在中国早期哲学文献中,为了将“自然”的“创生力(creativity)”表达为情境性的、兴发性的和叙事性的“生生”,在“依境而生(insitu)、原初自生(abinitio)、切中其间(inmediasres)”等意义上使用“门”或“门道”等意象的例子比比皆是,例如:
1.子曰:“《易》,其至矣乎!夫《易》,圣人所以崇德而广业也。”知崇礼卑,崇效天,卑法地。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矣。成性存存,道义之门。(《易传·系辞上》)
2.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论语·雍也》)
3.两者同出异名,玄之又玄,众妙之门。(《道德经》第一章)
在中国哲学传统中,作为万物未分之总体的道,是意念、意向的持续交汇之处。从《道德经》第四十九章也可以找到对此道与圣人之间的类比:“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圣人在天下也,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海明将这段话翻译为:“圣人没有固定执着的心意,而是以百姓的心意作为自己的心意。……有道的圣人在其位,谨慎收歙自己的欲意,总是把天下的心意归于浑然一体,作为自己的心意。”就这点来说,“道法自然”的“自然”是所有意念汇聚之无边界的、未分化的场域(unboundedandunsummedfieldofallintentionality)。万物通过“玄意门”打开自身独一无二和连续不断的意向性(uniqueandinsistentintentionality),仿佛“自然之意”从此意之“玄门(darkgateway)”之中不断涌现出来。
通过阅读海明的《道德经明意》,我很欣慰自己在教学和写作中的一些观点得到了回应,而且我自豪地发现海明认为它们具有价值。当然,更为重要的是,我看到海明以他新颖的洞见披荆斩棘地开辟着自己的哲学新路,而且在“世界哲学”的背景下,在这个“中国哲学”及其文本目前还在混乱的“世界哲学”概念和思维当中艰难挣扎的时代境遇里,海明已经系统而深刻地开出了一条全新解读中国哲学文本之“门道”。
(《道德经明意》序,作者安乐哲)
安乐哲(RogerT.Ames)教授简介
安乐哲(RogerT.Ames)
北京大学人文讲席教授、世界著名中西比较哲学家、国际知名汉学大师、世界儒学文化研究联合会会长、国际儒学联合会副会长、山东省特聘“儒学大家”、尼山圣源书院顾问、北京中外文化交流研究基地顾问,原夏威夷大学教授。年,荣获第六届世界儒学大会颁发“孔子文化奖”;年,荣获第二届“会林文化奖”;年,荣获“文明之光·中国文化交流年度人物”,并荣获“北京大学燕园友谊奖”;年,荣获“杜威学术学会终身成就奖”;年,荣获“中国政府友谊奖”。
安乐哲是中西比较哲学界的领军人物,创立中西方思想文化结构性比较阐释方法。曾担任《东西方哲学》《国际中国书评》主编。其部分著作有《生生的中国哲学》、《经典儒学核心概念》词典、《儒家角色伦理学——一套特色伦理学词汇》、《儒学角色伦理——21世纪道德视野》、《通过孔子而思》、《期望中国:对中西文化的哲学思考》、《主术: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研究》及《先贤的民主:杜威、孔子及中国的民主希望》。更因翻译了《论语》、《中庸》、《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孝经》、《淮南子》、《道德经》等典籍而蜚声海内外。
安乐哲的所有著作几乎都被译为中文在中国出版,包括他用英文翻译的中国哲学典籍,又被翻译为中文。
图书推荐
《道德经明意》
温海明著
ISBN:-7---4
定价:97.00元
内容简介
《道德经明意》在通行本的基础上,结合新出土文献和最新研究成果,对《道德经》的文本从哲学的角度加以调整和取舍,如从陈鼓应、刘笑敢等对文本的比较出发,取舍那些最为合理的内容,并说明如此取舍的理由。《道德经明意》还说明老子哲学对于中国传统哲学具有奠基意味,这种奠基意味通过老子“自然之意”哲学与其他哲学面向的关系建构起来。该书从比较哲学的角度,综合前人的哲学诠释,认为《道德经》的哲学是“意道自然”,即“自然之意”其实是得道之言,在此基础上可以对《道德经》做全新的哲学诠释。
作者简介
温海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导、杰出学者,山东省泰山学者,孔子研究院特聘专家、易学研究中心主任;美国夏威夷大学比较哲学博士,导师安乐哲(RogerT.Ames)教授;北京大学中国哲学硕士;《孔子研究》副主编;《孔学堂》杂志副总编辑;国际儒学联合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会员联络委员会副主任;广东省新州六祖惠能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北京中国学中心(TBC)、闽南佛学院客座教授。
著有:《周易明意》、《坛经明意》、《新古本周易参同契明意》、《比较境遇与中国哲学》、《儒家实意伦理学》;中英文《周易初级读本》;英文ChinesePhilosophy;ConfucianPragmatismastheArtofContextualizingPersonalExperienceandWorld;主编:《易经明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家谈”丛书;《安乐哲比较哲学著作选》《安乐哲比较哲学评论与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海外中国哲学研究丛书”等。其《中国哲学思想》被译为英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等多种语言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