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的潮流中,其实我国少数民族之间的抗衡一直都存在,只不过人们真正能够注意到的是朝代的更迭,因此也就对宋至元、元至明、明至清这三个政权的更替比较熟悉。这四个朝代的政权归属,经历了从汉族到少数民族再到汉族的反复转变。那么,对于政权的转变,其中有民族矛盾的因素存在吗?
洪武五年(年),朱元璋曾经颁布过一个规定:“令蒙古色目人氏,既居中国,许与中国人家结婚姻,不许与本类自相嫁娶,违者男女两家抄没,入官为奴婢。”这个规定的意思是,蒙古女子只能够与汉人通婚,而不能与蒙古男子通婚,否则会被充为奴籍。
这项规定的本意是,让蒙古血脉慢慢淡出整个大明,并且使归顺的蒙古人不生二心。不得不说,这项规定是比较巧妙的,利用家族和血缘关系牵制住整个蒙古族,如果最后蒙古女子全部与汉族男子结亲,由于“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这项传统习俗,最后蒙古人慢慢会被同化,也就不会再生出反抗的意识。
此规定在历史的进程中发挥过一定的作用,不过在日后就被废止了,原因是此规定的附加条件是,汉族男子必须自愿与蒙古女子结合。然而,汉族男子本来就不愿娶异族的女子,这个规定又只强迫了蒙古女子,并未强迫汉族男子,结果就导致蒙古女子想嫁,汉族男子不愿娶,最后蒙古女子只能和蒙古族中的奴籍男性为夫妇,变成了永生永世为奴的恶性循环。朱元璋想必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知道此计谋难以实施,于是便废止了这项规定。
虽然如此,其实在对待蒙古族的问题上,朱元璋是毫不手软的,因为他的家乡、家人就是在蒙古族的统治之下灭亡的,因此对于蒙古军,他绝无宽容的可能。而对于民众,除了以上的婚姻规定外,朱元璋也同时规定了衣服、语言和姓名的限制。“洪武元年二月壬子,诏复衣冠如唐制,禁胡服、胡语、胡姓名。”是不是有些眼熟?其实在清朝也做过类似的规定“剃发易服”,汉人必须将视为生命的头发剔掉,留满清的辫子头。
不过他没有毫无理智的滥杀无辜,对于诚心投降的民众和贵族,他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还是会尽量宽带处理。而且他非常爱才,对于那些有才华、有谋略的元朝将士和臣子,他基本是能招降就招降,比如王保保就是他想要招降的对象之一,王保保就是那个被朱元璋称为“天下奇男子”的元朝猛将。除此之外,他曾给出“宗室来降者皆授以官”这样的承诺。可以说,对于蒙古人,其实他比努尔哈赤对待汉人要宽容得多。
如果拿强制蒙古女子通婚这条来看的话,就算蒙古女子不遵守规定,得到的惩罚也只是被发配去官家为奴;但是在清朝,如果男子不剃发的话是要掉脑袋的。“剃发不如式者亦斩。”清初的头型不像剧中演的那样,头发占半个头;清朝初的头型被称作金钱鼠尾辩,意思是头上只留铜钱大小的一片头发,将后面头发梳成细细一条似老鼠尾巴的鞭子。相对于入官为奴婢,斩首显然要严重得多。
那么,为什么明清对待手下败将的态度会不同呢?其实这是因为,汉人原始的儒家文化使得统治者在对待夷族上始终秉持怀柔政策,推崇“怀柔远仁”,用恩德使远处来的人归附服从。这个思想的出处是在《礼记·中庸》:“厚往而薄来,所以怀诸侯也。”除了这些思想外,我们最熟悉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其实也体现了宽德待人的文化涵养。虽然朱元璋不是文化人出身,但是长久以来的文化浸润使得汉族人即便是出身于田园间,也将儒家的仁慈、慈悲谨记于心。这便是明朝与清朝最大的区别,也是朱元璋与努尔哈赤最大的区别。
因此,虽然最后明朝以满族人的入关而宣告失败,但是有句话说“不以成败论英雄”,明朝即便被清朝所击败,也不意味着就一定弱于清朝,毕竟,谁强谁弱从不是单靠拳头来定胜负,这些都只是野蛮人的偏见。当一种文明能够被自我、被世界认同的时候,才是真正的胜利。
明朝的开国以及其发展过程中,其实出现过很多有趣的事情,这些有趣的历史也给我们以无限的遐思和启示。这本《明朝那些事儿》完整地讲述了明朝的兴衰历程,是研究、了解明朝的好帮手,如果感兴趣的话可以点击下方链接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