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篇解读《中庸》(6)
――孔子对舜的“大智慧”是如何评价的?
作者:红岭浸道
引子
古代先贤的著作,包含着极深刻的哲理,对个人的认知和修养作用极大。但许多人因为“文言文”难读,就放弃了。
笔者由于机缘巧合,对“文言文”不怎么“畏惧”,所以能够细读,并收获巨大:从古人的见解中参悟出了自己的人生大道!
因为如此,我斗胆将自己对一些“古代经典”的解读和体会分享给大家,使得大家再遇到这些“文言文词语”时,能够轻松理解。
下面就解读一下《中庸》的部分内容,不一定对。
孔子所讲的舜“隐恶而扬善”是什么意思?
从字面上理解,好像是“把恶的方面隐去不提,而弘扬善的方面”。这种理解是曲解了孔子。
孔子提到舜“好问而好察迩言”,是说舜通过“问”和“察”仔细体会人们的真实想法和追求,这是一个“求真”的过程。
因为作为人这种特别的社会动物,他们“说的”和他们“想要的”往往是不一致的,不能完全相信他们的言语,所以逐字舜除了“问”,还要“察”。
“察”字的古代写法与演化如下:
“察”的真实含义,是“仔细翻看祭祀用的肉类是否完美”,因为古人对神极其恭敬,不能有丝毫差池。
舜的“察”就属于这种“仔细看”。通过“问”和“察”,舜可以做到“心中有数”。
在理解了舜的“心中有数”之后,他的“隐恶而扬善”就很好理解了:“不以恶言恶行来表达”就是“隐恶”,“将善言善行发扬光大”就是“扬善”。“隐恶”也罢,“扬善”也罢,说的都是舜的做法。
回过头我们想想“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舜这样“隐恶而扬善”,不就是在“明明德”吗?舜将自己的不符合美好德行的东西隐藏起来,而把符合美好德行的东西极力展示、发扬光大进行标榜,就是“隐恶扬善”。
孔子提到舜“执其两端”是哪“两端”?
通常理解的“执其两端”是执“收集到的人们的愿望的两个极端”,这种解读也是曲解。
前面说的舜通过“问”“察”实现了“心中有数”,从而可以隐自己之恶、扬自己之善。
这种“隐自己之恶、扬自己之善”的行为,就是舜的“两端”。即舜真正执的是“把握自己的行为的善恶两端”,把握的原则是“隐自己之恶”“扬自己之善”,孔子谓之“执其两端”。
这也符合我们解读《中庸》开头部分“致中和”的思想:致力于隐藏心中的情感,同时所作所为不引发他们的激动。再来对照舜“隐自己之恶、扬自己之善”,不就顺理成章了吗?
关于“用其中于民”
前面解读了“执其两端”的意思就是舜“隐自己之恶、扬自己之善”。
那么舜的“中”是什么呢?
有人说“用其中”,不是用的“舜的中”,而是那些“问”和“察”的全部情况的“折中”。这种解读看似有道理,其实大谬!
孔子说“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这几句话只有一个主语,就是“舜”一个人。所以“用其中于民”的“其”一定是代指的“舜”。
舜的“中”就是舜心中的真实的情感与想法,“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嘛!
“用其中于民”,翻译成现代白话就是,舜秉持着隐藏于内心坚定想法,用隐恶扬善的路子,施行于治理民众。
可能有人会说,这样的解读贬低了舜。但你仔细品品孔子的评价吧:“舜其大知也与!”
这就是“大智慧”啊!不是我说的,是孔夫子的评价。
如果还不明白舜的“大智慧”,那么子思在《中庸》中紧接着列出了孔子更激烈的评说:“子曰:「人皆曰『予知』,驱而纳诸罟擭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也。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子曰,「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
想体会到孔子的激烈,请看“红岭浸道”第篇的解读。
附:《中庸》相关内容
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