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能够决定一个人道德素养的是人生智慧。——坤鹏论
从时代精神上看,苏格拉底很像智者派:
同样轻视形而下学、数学、自然科学等(希腊已经发达的自然科学,因为智者派的兴起而一度中断);
同样赞同“哲学应当是人学”,以研究人生与公民责任为教育的中心;
同样重心灵陶冶而轻物质知识;
……
他是“集中于对物质与自然现象之理则的确定,转入人生事务、道德问题及人伦问题研究的哲学家”。
他重修养而轻纯粹知识,这很像孔子。
苏格拉底虽然说自己所知道的只有一件事——他一无所知(无知之知)。
但是,在人生道德上,他是肯定的,他说有一件事可知,而且绝对可知,那就是——人。
而德尔斐阿波罗神殿柱上镌刻之字“认识你自己”,是对的。
世界之性质、起源、终极……短暂而渺小的我们永远不会确切知道,但是,我们自己行为应当如何,什么是人生意义与目的,什么是最高的善,却是我们唯一可能的知识,可靠而且有用。
所以,伦理学之外,可说无哲学,这话并非妄言。
这与孔子不轻方性与天道,以及“未知生,焉知死”,有一种道德的、人间的、现世的异曲同工。
一、考证:何为善?
首先,我们要明确善和德性的含义,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理解后面的内容。
古希腊语中的善并不包含道德含义,仅有“有好处”这一层含义,另一方面,恶这个词语也有“无好处”的意义,所以,英文的善也是good。
而且,善这个汉字的字源,其最初本义也是好、良;从字的结构上讲,蕴含有“羊”的驯良美好的品性之意,所以,它还有“驯善”、像羊一样说话的意思,有吉祥美好之义,显然,善字包含了品性。
羊大为美,羊一般说话善,羊在咱们祖先那里有多么重要,成了美好的象征。
这可能是因为羊是人类最早饲养的家畜,在中国主要用于食用,那时还有什么比吃饱穿暖更美好的事呢!
后来,从社会关系的角度,从利他性上,善又被引申为友好、擅长、赞许、容易等义。
所以,善字同时含有:美好、品性、关系等特征,比好字更适合道德等精神层面、社会关系等领域。
既然不管是西方的善,还是中国的善,其实都是好,那么,当我们再看《美诺篇》以及包含有关于美德、善等的对话录时,可以将出现这两个字的地方用另一个字替换理解,坤鹏论发现,效果相当不错。
比如:将下面的“能够理性判断善与恶的知。”替换成“能够理性判断有好处与没好处的知”。
另外,在《读《美诺篇》学习苏格拉底的善和“知识即美德”(一)》中,坤鹏论讲到美德在中国古代的含义:美指美的事物,德指的是得(到),故美德的意思就是:美的事物可以吸引和得到社会中的一切。
而在《美诺篇》中,美诺也曾表达过类似的意思:“在我看来,苏格拉底啊,美德就在于像诗人说的那样,欣赏美的东西而且能够取得它。我把美德称为能够追求并且取得美的东西。”
从修辞学角度看,坤鹏论认为,good、好、善等原本都是非常单纯的词语,它们所代表的语义既主观,又很纯粹,但是,随时间发展、人类社会与人际关系越来越复杂,这些单纯的词语便被不断地层层赋予新的含义,甚至还提纲挈领了一整套的道德体系,而这些也是统治阶层的最为重要修辞以及思想工作之一。
所以,思想史的研究中,对于词语发展的考察是非常有道理的,毕竟语言是思想的最直接的符号。
二、考证:何为德性?
而中文的德性,出自《礼记·中庸》,指人的自然至诚之性,即人的本性。
古希腊语的德性原指事物本来的能力、卓越性,有特性、品格、特长、功能的含义,也就是一个事物成为该事物的本性。
苏格拉底所说的德性就是事物各自固有的、最重要、最优秀的性质。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德性专指事物最卓越的、最美好的、最优秀的、最根基的性质,正是它才使得某事物成为该事物。
比如:鞋虽然具有各种各样的性质,但供人穿在脚上的性质始终是最重要的,因此,穿在脚上就是鞋的德性。
这与阿那克萨戈拉的“种子说”非常类似,但是,“种子”是物质的,德性则是抽象的,是思想意识的。
三、人的德性是什么?
苏格拉底认为,人类的德性,也就是使人成为人的最根基的性质是:能够理性判断善与恶的知。
这个“知”并不是简单的知道,它是要正确理解最重要之事的普遍概念,比如:何为善恶、何为美丑等。
也就是前面讲过的第二层知识、真正的知识:是基于对事实的解释;是特殊事物之中永恒不变的要素;是相;是世界运转的秩序、规则和目的。
而这样的知识又被称为真理。
具体到这里,就是关于善的普遍概念,有人为了区别,则将它称为至善。
显然,这个“知+理性”就是%的哲学之知——智慧。
也就是说,人之所以是人,因为具有能够理性判断善与恶的智慧,人与人的区别只是智慧多少的不同,我们的伦理价值是与智慧成正比的——美德的高低由智慧多少决定。
其实,苏格拉底这个观念与佛教所说相似。
对于假、恶、丑从何而来?人为什么会虚伪、凶恶、丑陋?佛教的答案是:因为“无明”。
通俗讲,就是没有智慧,对人生缺乏透彻的认识。
所以,真正决定道德素养的是人生智慧。
而且,像基于事实的观察的第一层知识,我们日常的知识,它们其实是工具,无所谓善恶,知识可以为善,也可以为恶,德性与知识的关系不大。
德性的真正源泉是智慧,即一种开阔的人生觉悟,德性如果不是从智慧流出,只是单靠修养造就,至少是盲目的,更可能是功利和伪善的。
综上,坤鹏论认为,德性=智慧。
哲学界,将苏格拉底这种认为“知”是最重要之事的思想,称为唯智论。
如果一个人有一个可定义的本质,也就是说某种行为是适合于他或她的本质的。
人类的德性(本质)是“能够理性判断善与恶的知”,那么人的主要功能、适合他本质的行为便是:理性地行善。
这差不多也就等于在说,人们应该理性地行善。
四、知德合一——知识(智慧)即美德
苏格拉底认为,只有财富、健康、名誉,并不能带来内心的平静和幸福,只有以优秀的灵魂来正确地运用这些要素,人才能获得幸福。
可惜当时的雅典人并不注重最为重要的灵魂,执着于财富、健康和名誉,他称之为“关照灵魂不足”。
苏格拉底相信,优秀的灵魂是善的,所以要想获得幸福,每个人都应该“使灵魂尽可能地善”。
而“使灵魂尽可能地善”首先必须知道善的本质是什么、什么使灵魂善等知识。
显然善与知识密切相关。
而谁拥有些知识呢?
前面讲了,是我们的德性,我们的智慧。
所以,德性与智慧的高低决定了对善理解的程度,也决定了灵魂善的程度。
由此,苏格拉底倡导,人们只要学习何为善恶等关于德性的正确知识并付诸实践,就可以获得幸福。
显然,对于他来说,知识和德性就是同一个东西。
什么是德性的正确知识?
其实就是“一”的逻各斯——善。
所以,实际上他是将善和知识等同起来,他说:认识善就是行善,知识就是德性。
苏格拉底的等式为:知识=德性=善。
根据前面的理解,坤鹏论要补充的是,知识=真理,德性=智慧。
至此,苏格拉底的千古名句也就跃然纸上:知识(智慧)即美德。
也就是所谓的知德合一。
苏格拉底也相信“人之初,性本善”,因为每个人都分有了“一”,这是本善,同时每个人还分有了“一”的逻各斯,这是知善,他们的“一”有着要与整体“一”统一的必然性,这是向善,所以人本来就是本善、知善、且向善的道德性生物。
到这里,我们可以再补充说:知识=真理=德性=美德=“一”逻各斯=善。
苏格拉底认为,善、美德不论有多少种,不论如何不同,具体的善之上存在着一般的普遍的善,这个善是整体的。而不是,“……化一为多,像人们开玩笑说的那样‘打破砂锅成碎片’,而是让它完完整整的,新鲜活跃的……”
比如:一个人勇敢,就不会不公正或无节制,勇敢、公正、节制都是善的具体表现,只是以善的一部分进行的,它们都是善。
善,就是每个人内在的自在自为的普遍,是人类的共相,它“在自身中规定自身、现实自身、并且一定要现实的共相——作为世界和个人的目的的善”,黑格尔如是说。
本文由“坤鹏论”原创,未经同意谢绝转载
请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