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推大学中庸译注不容错过,不看太

北京中西青春痘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kycg/210313/8743276.html

第一章前言

“大学”,朱熹谓之“大人之学”。古代八岁入小学,十五岁入大学。大学是古代的最高教育机构。“庸”,同“用”。“中庸”,即“用中”,是一种行为方法或德行。“中庸”即指把握事物的标准而不偏激,做到恰到好处。

《大学》和《中庸》原为《礼记》中的两篇,《大学》在唐代以前尚未独立成书。到了唐代,韩愈开始将《大学》单篇抽出而详细加以注释,以宣扬其政治思想。而《中庸》则在汉代已经被人所重视,《汉书·艺文志》中著录有《中庸说》二卷,唐代推崇《中庸》的人很多,加以注释的人也很多。北宋初年,《大学》《中庸》又得到程颢、程颐、王安石等人的极力尊崇。南宋时,朱熹将《大学》《中庸》收入《四书》当中。元代时,《四书》成为科举教科书和各级学校必读之书。

《大学》的作者至今没有定论,程颐认为《大学》是孔氏遗书,而朱熹认为经文一章“盖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传文十章“则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也”。

《大学》的内容主要讲所谓的“大学之道”以及修身程序和内在逻辑关系。《大学》的分章,朱熹认为《礼记》中的内容存在很多错简,故而依据程颢所定的章节而重新做了分章,并对《礼记》中的次序做了改动,分为十二章。实际上,分为十二章是可以根据章节的大意决定,但次序的改动还有值得商榷的地方。《大学》的前两章是总纲,包括朱熹所谓的“三纲领”和“八条目”。“三纲领”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条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后十章是围绕前两章展开的,是解释前两章。学者一般都认为前两章是经,后十章是传。所以在本书里将朱熹原分的一、二章合为一章,计十一章。

(温馨提示:全文小说可点击文末卡片阅读)

《中庸》在宋代之前是不分章的,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将其分为三十三章。后之学者也有不同的分章方法,这主要因为《中庸》的内容比较复杂。《中庸》开篇就提出了“中”的概念,接着就围绕“中”来展开论述。全文分别讨论了“中庸”“修身”“修德”“治国”“诚”“圣人之德”“君子之德”等内容;并提出了“命”“性”“慎独”“中和”“大本”“达道”“达德”“时中”“鬼神”“尊德性”“道问学”等概念。宋代以来的很多理学家都把《中庸》推崇很高,将其视为“孔门传授心法”,认为其“终身用之,有不能尽之”。而欧阳修等人则认为“中庸”并没有理学家所推崇的那么高,其实理学家是“虚言高论而无益”。

自从唐代以后,《大学》和《中庸》得到重视,学者对其研究的成果很多。对于《大学》,除了我们熟知的《四书章句集注》以外,还有很多,如宋代司马光《大学广义》、金履祥《大学疏义》,元代许衡《大学直解》和黎立武《大学发微》《大学本旨》,清代毛奇龄《大学证文》、李光地《大学古本说》。关于《中庸》的研究更早,如《汉书艺文志》中著录有《中庸说》两卷,司马光等人也各有建树。

本次译注主要参考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同时也吸取了其他研究成果,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力求尽可能正确地将原文的意思表达清楚。但是因为本人力之所限,不可避免会出现一些错误和瑕疵,敬请读者朋友批评和原谅。

樊东

(点击上方卡片可阅读全文哦↑↑↑)

感谢大家的阅读,如果感觉小编推荐的书符合你的口味,欢迎给我们评论留言哦!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48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