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道刚健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天道刚健”的第一层内涵是独立,不假外物。从天的角度看,就是独立运行,不依赖外物。在《周易》中,乾卦代表天,乾是万物的“大元”,万物赖以生存、发生。
天道刚健,不依赖外物,《周易》让人效法天,自立自强。在中国古代的传统主流思想里,君子自立,效法天道,但不依赖天地,远离鬼神,不依附于宗教,这才是一个独立、完整的人格。
“天道刚健”的第二个内涵就是变动不居。天运行不息,变化无穷,所以品物流行、四时成序。阴阳相摩,八卦相荡,天道变动不居。世界时时都在变化,万事万物在下一刻都是新的。
《周易》用“龙”来象征乾卦和上天的精神。南怀瑾先生曾经说过:“试看外国的恐龙,都可看到,中国画家画龙,如果全部画出来,不管是什么名家画的,都一文不值。”“神龙见首不见尾”,龙从来没有给人见过全身,这就是“变化无常,隐现不测”的意思。
二、地道宽厚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
“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大地厚重,故能载万物;宽厚包容,所以能德合无疆。
《易传文言传坤文言》中写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这里的善良与厚德、厚道的内涵基本相同,追求的是与世间万物的和谐关系。
厚德载物的本质是善良宽容。厚德是善良,用善良的心地去承载万物,待人接物,包纳万物,就是宽容。懂得厚德载物的人,其实就拿到了人间最好的通行证,为自己乃至子孙后代种下了福田。
三、人道中庸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孔子
人既要效法天的刚健,又要效法地的宽厚,两者不可偏废。
人若只懂得效法天,自立自强,却不知道修德修身,很容易走上邪途;而如果只懂得厚道宽容而不自立自强,又会导致开拓能力不足。
《周易》中多次提倡的“进德修业”,其实就是内圣外王之道,就是在内要立德,并不断修德、进德,在外则自强自立,懂得变通之道,勇于开拓,不断创新。
儒家讲德。德的最高境界,是中庸。
中,就是不走极端;庸,就是不唱高调。
孔子曾说“过犹不及”,意思是一件事情做过头了,等于没做到,弄不好还会更糟糕。那怎样才对?不缺位,不越位,不过头,不掉队。凡事恰到好处,就是中庸之道。
“以直报怨”
有人曾问孔子:以德报怨,怎么样?
孔子反问:何以报德?
意思是说:你拿恩德回报仇怨,那又拿什么去回报恩德呢?如果你也依然“以德报德”,那恩德和仇怨都用恩德回报,这样还公平吗?
显然不公平。
当然,以德报怨和以德报德,未必矛盾。但这种道德高标准不是大多数人能做到的,做不到又提倡,那就是唱高调了,唱高调的结果就是造就伪君子。
既然做不到以德报怨,也不能提倡以怨报怨,那我们应该怎么办?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孔子
以直报怨就是你认为应该怎么回报,就怎么回报。这种回报可能是以德报怨,也可能是以怨报怨,还可能是既不德,也不怨,干脆不报。这样大家就都能做到了,因此是“庸”。
庸,就是不唱高调,那“以德报怨”是谁的主张?
老子。
老子不唱高调,他唱的是反调,这在《道德经》一书中比比皆是。
比如大家都说弱肉强食,他说弱者生存;都说应该阳刚,他说不如阴柔;都说男尊女卑,他说女人更有优势;都说与时俱进,他说最好退回原始。
正话反着说,在老子那里就叫“正言若反”。因为反话看似有悖常理,却其实顺乎天道,这就是老子的思想方法。
唱反调是为了得正道。因此既不能讲以怨报怨(这是正调),也不能讲以怨报德(不是正道),只能讲以德报怨。以德报怨,报的是怨,得的是德。这就是天道。
正因为天道远,人道近,所以老子讲以德报怨,而孔子讲以直报怨。由此可见,孔子说中庸,是讲的人道;老子唱反调,讲的是天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