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拥有着旷日积晷的生命线,持久之力源远流长,而源远流长最容易形成的弊病,就是断章取义。每个人都听过名人名言,却殊不知其中有很大一部分都属于断章取义,即摘取半句或只言片语宣扬,而其实那些被隐藏的信息,往往才更有价值。
比如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好像是在说学无止境,劝诫后人当以学习为重,活到老学到老。然而它的后一句却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是有害的。实际上,庄子意思正好相反,他告诉我们,无法做到的事情就不要勉强。
同样的,还有出自《论语》的劝诫名言:“三思而后行。”
凡事要再三思考之后再做决断,“三”并非特指三次,而是指多次,传说这是孔子教我们的道理。然而,我们都误解了孔子。我们来看看《论语》里是如何说的:“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季文子,即季孙行父,春秋时期鲁国正卿,曾促成鲁国之改革发展,开一代正气之风。他为人谨慎,做事之前“三思而后行”,孔子听说后,评论道:“再,斯可矣。”
这四个字的信息非常关键,是褒是贬,是赞同是反对,意味着孔子对待“三思而后行”的态度,也意味着这样做究竟是否符合当时的价值观。目前,学术界对此四字共有两种解释,对应的恰恰是一褒一贬。
第一种,孔子赞同三思后行。《说文》载:“再者,加也。”孔子认为“三思”还不够,要再多加几次,直到做好万全准备然后着手去干。论据是,孔子一向以“慎”著称,此套言论符合其“慎”的一贯作风。
第二种,孔子反对三思后行。按照表意理解,“再”就是两次,孔子认为做事不需要太过于思前顾后、畏畏缩缩,考虑两次就足够了。有人说,这未免太骄傲武断了吧?事实上,具体问题需具体分析,孔子并非是迂腐不知变通之人。
两种说法似乎都有道理,若要从中择其一,那么就要结合故事的背景来分析了。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孔子是在什么情境下评价季文子的。
季文子其人以谨小慎微著称于世,凡事总要进行充分的思考,做到十足的把握,才会去做。《左传》载,鲁文公六年,季文子将出使晋国,在准备好国礼之后,他还不放心,又命部下“求遭丧之礼以行”,遭丧即遭遇不幸,做好了最坏的打算。随从不解其意,他说:“备豫不虞,古之善教也,求而无之,实难。过求何害。”
可见,季文子做事的确是考虑到了方方面面各种可能性,总要做到有备无患。不过,他自己都承认是有点“过求”了,那么旁人该如何看待呢?因此,孔子认为其过于小心的概率更大。三思而行,确实能够考虑得更加周全,但反过来讲,这是不是自信心缺失的一种表现?
正因为不相信自己的判断和能力,才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反复斟酌,直到得到那个看似完美的万全之策。左丘明曾有“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名句传世,如果一个人对一件事顾虑得太多,反而会影响自己的判断,打击积极性,降低效率,尤其对于较为紧急的事务,更是会贻误掉最好的时机。
在那个礼乐崩塌的时代,孔子最想恢复的就是周公之礼,说白了就是一个“度”,不可多亦不可少,需稳居中庸之道。去做一件事,不必思虑过多,两次足矣,这或许就是孔子的真实建议。语文课自然不能教大家两种含义,但哪一种为真哪一种为劣,看完小解的浅酌,不知大家以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