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大学中庸译注超级好看,可别错

北京看白癜风哪个医院专业 https://yyk.familydoctor.com.cn/2831/schedule/

第二章大学

第一章

原文

大学之道①,在明明德②,在亲民③,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④;致知在格物⑤。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⑥。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注释

①大学:朱熹谓之“大人之学”。古代八岁入小学,十五岁入大学。大学是古代的最高教育机构。

②明明德:彰显光明之德。明德,光明之德,美德。

③亲:当作“新”,即革新的意思。

④致其知:获取知识。

⑤格物:指推究万物的规律。格,推究、研究。

⑥壹是:一切,一律。

译文

大学的宗旨在于彰显光明之德,在于革新人民的思想,在于追求至善的境界。知道了追寻至善过程中所要停留的位置之后,才能确定目标;确定目标之后,思想才能沉静下来;思想沉静下来之后,心才能有所安;心有所安之后,才能开始思虑;思虑之后,才能有所收获。世间万物都有它的根本和末节,万事都有它的开始和终结。知道事物之间的次序,那么距离“道”这个万事万物的规律就很近了。

古代想使光明之德能够在天下得以彰显和弘扬的人,先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者,要先治理和整齐自己的家族;想治理好自己的家族者,先要修洁自身;想修洁自身者,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想端正自己的心,要先使自己的意念真诚;想做到意念真诚,先要获取知识和智慧;获取知识和智慧的途径就是认识和推究万事万物。

摸透和了解事物之后就能进一步获得知识和智慧,获得知识和智慧之后就能进一步使意念真诚,意念真诚之后就能进一步使内心端正,内心端正之后就能进一步达到修身的目的,自己做到修身之后就能进一步实现家族的治理和整齐,家族得到治理之后就能进一步去实现国家的治理,国家治理好之后就能进一步实现天下的平定。

上至天子,下至普通老百姓,都要以实现和提高自身的修养为根本。根本乱了,而想使其末梢和枝节得到治理,这是不可能的;所重视的是细枝末节,所轻视的是根本,从没有这种道理。

第二章

原文

《康诰》曰①:“克明德②。”《太甲》曰③:“顾天之明命④。”《帝典》曰⑤:“克明峻德。”皆自明也。

注释

①《康诰》:《尚书·周书》中的一篇,记载周公封康叔之诰辞。

②克:能够。

③《太甲》:《尚书·商书》中的一篇,记载夏王太甲的事迹。

④顾

⑤《帝典》:即《尚书》中的《尧典》。

译文

《康诰》中说:“能够彰显德行。”《太甲》上说:“顾念这上天的明命。”《帝典》上说:“能够彰明大德。”这些都是说要自我弘扬。

第三章

原文

汤之《盘铭》曰①:“苟日新②,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诗》曰③:“周虽旧邦,其命维新④。”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注释

①汤:即商汤,商代开国君主。《盘铭》:刻在盘子里的铭文。

②苟日新:假如一天自新。

③《诗》:这里指的是《诗经·大雅·文王》。

④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周从后稷建国算,至文王已有一千多年,所以是“旧邦”;但武王灭纣,夺取天下,因此又是新的。维,助词,无义。

译文

商汤《盘铭》的铭文里说:“如果能一日自新,就能日日自新,每日自新。”《康诰》上说:“要造就新民。”《诗经》上说:“周虽是一个旧邦,但其所受的天命却是新的。”所以君子每一个方面都要竭尽全力。

第四章

原文

《诗》云①:“邦畿千里,维民所止②。”《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③。”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诗》云:“穆穆文王,於缉熙敬止④!”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诗》云⑤:“瞻彼淇澳。

《诗》云:“於戏,前王不忘!”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

注释

①《诗》:指《诗经·商颂·玄鸟》。

②邦畿:王城及其所属周围千里的地域。止:停止,这里指居住。

③这段节选自《诗经·小雅·绵蛮》。缗蛮:《诗经》作“绵蛮”,即鸟叫的声音。丘隅:即山丘的角落。

④这段节选自《诗经·大雅·文王》。穆穆:形容仪容或言语和美。於缉熙敬止:

(温馨提示:全文小说可点击文末卡片阅读)

⑤《诗》:指《诗经·卫风·淇澳》。

⑥瞻:看。淇:卫国河流名。澳:水边弯曲处。:同“绿”。猗猗:美丽茂盛的样子。

⑦有斐:即有文采。

⑧切:加工骨器称为切。磋:加工象牙称为磋。

⑨琢:加工玉器称为琢。磨:加工石器称为磨。

⑩瑟兮

赫兮喧兮:赫兮,显赫的样子。喧兮,盛大的样子。

《诗》:指《诗经·周颂·烈文》。

於戏:类似于“呜呼”之类的叹词。

译文

《诗经》上说:“千里王畿之地,是老百姓所居处的地方。”《诗经》上说:“那绵蛮鸣叫的黄鸟,停在山丘的一角上。”孔子说:“鸟都知道停留在它所应该停留的地方,人难道连黄鸟都不如?”《诗经》上说:“仪容、言语和美的文王,光明磊落,又始终庄重谨慎!”身为人君,要停留在仁爱的位置;身为人臣,要停留在恭敬的位置;身为人子,要停留在孝顺的位置;身为人父,要停留在慈爱的位置;与人交往,要停留在诚信的位置上。

《诗经》说:“看那淇水的拐弯之处,绿竹茂盛。那文采斐然的君子,如同在制作各种器具一样反复切磋琢磨。既威武庄严,又显赫盛大。这样文采斐然的君子,让人难以忘怀!”如切如磋,是那君子在研究学问;如琢如磨,是君子在自修。庄严矜持、威武雄壮,使人战栗而生敬畏;显赫盛大,使人感受到他的威仪。文采斐然的君子,始终让人难以忘怀,这是因为他道德盛大而又至善至美,老百姓不能忘怀。

《诗经》说:“呜呼!前代的圣王,让人难以忘怀!”君子尊重贤人而爱他的亲人,平民享受其安乐和获取利益,所以都终身难忘。

第五章

原文

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①!”无情者不得尽其辞②。大畏民志,此谓知本。

注释

①这段话节选自《论语·颜渊》。听讼:即审理诉讼。

②无情者:性情狡诈虚伪的人。

译文

孔子说:“审理诉讼,我和别人一样,会努力使社会上不再有诉讼!”使性情狡诈虚伪的人不能狡辩,使老百姓民心慑服,这叫知道本分。

第六章

原文

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①。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②

注释

①即物:指接近和观察事物。理:这里是指事物内在的规律。

②这一节为朱熹取程颐之意所作的补传,反映了朱熹的完整认识论。

译文

所谓的获取知识和智慧在于认识和推究万事万物,说的是要想获取知识和智慧,在于接触和观察事物而穷尽事物内在的规律。大概人的心灵都是有认知能力的,而天下的事物又都是有内在规律的。事物的内在规律是无穷尽的,故而人的认知空间也是无穷尽的。所以大学之教的开始,必定是要求学习的人接近和观察天下万物,都是在已知认识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去穷尽事物的规律,以求达到认知的最高层次。长久地用功探求,而一旦豁然贯通事物之内在规律,那么万事万物的表象和本质、细微处与宏观处都能了解,而自己内心认知的一切规律就没有不明了的了。这就是探究事物,就是知识达到了顶点。

第七章

原文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①,如好好色②,此之谓自谦③,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④,其不善⑤,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注释

①恶恶臭:

②好好色:好hào,喜好;好hǎo色,好看的颜色。

③谦:朱熹认为是指“快也,足也”,即快意,满足。

④厌然:躲闪逃避的样子。

译注

所谓的使意念真诚,是不要自欺欺人。就像厌恶难闻的气味,喜好好看的颜色,都发自内心,这就叫作自我满意。所以君子哪怕在自己独处的时候都要谨慎。小人独处的时候做不好的事情,什么都敢去做;见到君子时却躲闪回避,掩盖自己不好的言行,而突出美好的。他却不知道别人看他就像看透他的肺和肝一样清楚,这种掩盖有什么益处。这就叫作内心真诚而会表现在其形体之外,所以君子在独处的时候也必须谨慎。曾子说:“十只眼睛都在看着你,十只手都指着你,这是多么严厉可怕啊!”财富可以润饰屋子,德行可以润饰身心,心胸宽广,身体会胖大而显得富态,所以君子必然会使自己的意念真诚。

第八章

原文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

注释

①忿

译文

所谓的修身在于端正内心,因为愤怒,内心就不能端正;有所恐惧,则不能端正;有所嗜好,则不能端正;有所忧患,则不能端正;心不在焉,就会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吃了也品尝不到食物的味道。这就叫作修身在于端正内心。

第九章

原文

(点击上方卡片可阅读全文哦↑↑↑)

感谢大家的阅读,如果感觉小编推荐的书符合你的口味,欢迎给我们评论留言哦!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683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