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的起点和主要内容

中国哲学有完整的体系和丰富的内容,它的起点是天、地、人,主要内容就是围绕天地人背后的“道(理)德(器)”展开的。

因为人是天地的中(心),所以中(心)(中庸)又是起点中的起点。因为中国哲学是生活中的哲学,所以人的成长(大学)、社交(礼法)、历史(孝)、信仰(祭祀)等是中国哲学主要的部分。

生活中有万事万物,总而论之,可以分为天地人。天、地、人是中国哲学大厦的起点,称为三才。《三字经》曰:“三才者,天地人”。对天地人的变化规律进行抽象,就得到了天道(天文)、地道(地理)、人道(人文)。

《周易·系辞下》曰:“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

《周易·说卦》曰:“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道德经》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清华大学的校训来自《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概述了天地人之间的关系。)

三才中人性最高贵,人是天地之心,万物之灵。

《尚书·泰誓上》曰:“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

《礼记·礼运》曰:“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

《说文》曰:“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

正因为,人性最高贵,是天地之心,所以,人要为天地立心。在后面“天地人与道德”的章节,将做进一步探讨。

天道、地道、人道包括万事万物的变化规律,再进一步抽象,就得到了“道德”。道德是中国哲学研究的核心,中国哲学是研究道德的学问。老子的著作称为《道德经》,孔子的评价是“德侔天地,道冠古今”。诸子百家的学说都可以冠以“道”。中国哲学,一言蔽之,“道德”而已。

我们可以用天文、地理、人道对中国哲学的主要内容进行分类。

天文和地理主要研究自然之道,包括:天象、历法、天命、卜筮、八卦、象数、阴阳、五行、度量衡、地理、农学、百工等内容。今天,天文和地理的主要部分已成为自然科学研究的内容。

人文主要研究人之道,包括:心、性情、德行、智仁勇、正义、诚信、中庸、大学、名学、礼乐、文学、风化、政治、制度、祭祀、历史等内容。人文的主要部分今天已成为社会科学研究的内容。

这并不是一种严格的划分,天地人本为一体,每个主题都和其他主题息息相关。例如,象数和名学虽然划分为不同的主题,名学来源于象数,二者都是中国哲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有些概念意义变化很大,道德今天主要指人的行为规范,或人性论,被划分为伦理学研究的内容。在古代,人的行为规范属于“礼”的范围,“道德”则是万事万物本质的总称。

下一次我们学习中国哲学的研究方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76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