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此是修道工夫;大学之道,在亲民,此为弘道事业。
朱子改“亲民”为“新民”。朱子曰:“新者,革其旧之谓也,言既自明其明德,又当推以及人,使之亦有以去其旧染之污也”。《大学》下文“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作新民”“周虽旧邦,其命惟新”,似乎可以作为“在新民”的有力证据。
然而,朱子注解“新民”,下一个“使”字,则内外人我决裂为二,非以德化人、以善养人,与三纲领之“止于至善”也不能相衔接。
“大学之道,在亲民”,“亲民”,即明明德于民,犹如孔子曰“修己以安人”,《中庸》云:“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从“亲民”中须体会出“明明德”工夫,“亲民”其实也是涵养扩充自家德性,以德性通贯内外人我。
阳明先生曰:“说‘亲民’便是兼教、养意,说‘新民’便觉偏了”。朱子改“亲民”为“新民”,下一个“使”字,“使之亦有以去其旧染之污也”,只有“教”而没有“养”。
阳明先生曰:“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使有一物失所,便是吾仁有未尽处”。“亲民”本是自己分内事,君子明其明德,则能破私解蔽,自然由“明明德”过渡到“亲民”,所以说:“明明德必在于亲民,而亲民乃所以明其明德也,故曰一也”。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作新民”,“周虽旧邦,其命惟新”,朱子所谓传文之第二章,确实都有一个“新”字,但并不能以此为据把“亲民”改为“新民”。
《系辞》曰“日新之谓盛德”,新,自新也,“新”与“明明德”之“明”同义。此章文字根本不是在诠释“亲民”,而是诠释“明明德”,应与“《康诰》曰,克明德”一段文字,合为一章为宜。
《中庸》二十五章曰:“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可结合《中庸》25章来领会《大学》三纲领之义理脉络。
《大学》从内外本末区分“明明德”与“亲民”,“明明德”是内圣功夫,“亲民”为外王事业,“止于至善”则是贯通内外而集大成,《中庸》所谓“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只要还有内外人我的间隔,没有彻底贯通“明明德”与“亲民”,此心就没有实现“止于至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