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原为《礼记》第四十二篇。宋朝程颢、程颐兄弟把它从《礼记》中抽出,编次章句。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注释,称为《四书》,从此《大学》成为儒家经典。一、富润屋,德润身。润,滋润,此指有利于。屋,指家庭成员。身,自己。财富丰厚可以使家庭生活好,道德高尚可以使自己的人格受人敬仰。修德比获财更有意义。二、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的宗旨,在于发扬光明正大的德行,在于更新民风,在于达到德才完美的至高境界。三、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任何事物都有根本和枝节,任何事情都有终了和开始。知道什么在先,什么在后,就获知了道的真谛了。四、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商汤王刻在澡盆上的箴言说:“如果每天能够洗干净自己身上的污垢,那么就应当天天清洗,坚持每天不间断,一天又一天地坚持下去。”五、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苟,如果。如果有朝一日道德上能够获得更新提升,那就要争取每天都能自新,而且要不断地努力,以期有更大的提升进步。六、《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出自《大学·传》第二章)《诗经》说:“周朝虽然是旧的国家,但文王能够秉承天命,除旧布新,使国家以及子民焕发新的生命力。”所以有道德的、承天命的君主总是尽心竭力,时时处处为自己、为他人达到至善至美的境界而不懈努力。七、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身为国君,要尽力施行仁政;身为人臣,要尽力尊敬君王;身为子女,就要尽力孝顺父母;身为父亲,就要尽力对子女慈爱;与他人交往,就要尽力做到诚实。八、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以后继往开来的贤明君王和君子,都能发扬先王的道德光辉,而亲近关爱自己的百姓和亲族;由于先王盛大道德力量的恩泽,一般平民百姓也能享受恩泽,享受安乐,获得利益。这就是前代君王虽已去世,而后代永不遗忘的道理。九、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知道了所要达到的境界,志向就能有所确定;志向确定以后就能平心静气;心静以后就能够做到安闲舒适;安闲舒适以后就能认真考虑;认真考虑以后就能有所收获。十、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所说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知、研究万事万物,是指要想获得知识,就必须接触万事万物而彻底研究他的事理。人的心灵都具有认知能力,而天下万物都有一定的原理,只不过因为这些原理没有被完全认识,所以使知识显得很局限。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76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