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中庸君子致广大,而尽精微

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君子尊崇道德修养,而追求知识学问;达到广博境界,而又钻研精微之处;洞察一切,而又奉行中庸之道。上篇文章,我就"致广大,而尽精微",只是略讲了一下。后来学习中,发现这是个很大的学问,还是有必要再展开来和大家多探讨探讨的。所以,就多说两句。"致广大而尽精微",我们上次说了,就是如果我们能够发现日月星辰,天地山河之间的改变,也就可以了解自己内心中的细微变化。为了更好解释这句话,我们先看看王阳明先生是怎么说的。王阳明先生在《传习录·答罗整庵少宰书》,中给罗整庵的回信中,这么说的:"很对!很对!如果说学问最关键的,"修身"这两个字也就足够了,何必还要说"正心"呢?"正心两个字也就足够了,又何必说"诚意"呢?"诚意"这两个字也就足够了,又何必再说"致知",又说"格物"呢?只是因为学问的功夫很详细周密,但是概括起来,也只是一件事,这样才称之为"精一"的学问,这正是要认真思考的地方。天理是没有内外之分的,人性也没有内外的区别,所以学问也没有什么内外之分。所以说"精义入神,以致用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性之德也,合内外之道也。"《礼记·大学》就是用了修养自身,直至细微之处,来表达如何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我们看看原文。"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我们在看王阳明先生对这段话的理解:"修养心性最难得功夫,就是格物致知,这就是如何诚意的问题了。意念如果真诚,心自然能正,自然就能修身。但是端正心性、修养自身的功夫,也各自有切入点。修身是就感情发出来而言的,正心就感情没有表露出来而言的。心端正了就能公正不偏,身修好了,就能平和适度。"总结来说,要想把"致广大,而尽精微"学习透彻,我们就要从修养自身上下功夫,清楚地了解自己。要了解自己,"诚",就是贯穿《礼记·中庸》始终的课题,也一直是古人的谆谆教诲。从正心、诚意开始,如果正心、诚意我们能做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不是难事了。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诚则不匮勤则有功,与大家共勉。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77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