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流半岁,残暑迎立秋子夏故坛

暑气未消,已是立秋。立秋恰是四季之半,一年的正中。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于每年公历8月8日前后不超过一天的日子交节。准确地讲,当太阳到达黄经°时,就是天文意义上的立秋点。我国古人采用测日影长短的方法确定每年的立秋日。从季节的划分角度讲,立秋的意思就是秋天的开始;从五行变化的角度讲,立秋处于夏秋之间,为一年之中段,五行介于火与金之间的土行,行而用土德。

当北斗斗柄指向西南之隅的正中,就是我国的立秋日。按照传统文化,立秋日对应后天八卦的坤位,五行属土,时在夏秋之间。《易·说卦传》曰:“坤也者,地也,万物皆致养焉,故曰致役乎坤。”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坤为地,万物皆依赖大地而致养。当夏秋之时,正是万物孕育后代的时候。坤为母,万物的母亲们都在这个时候精心孕育自己的后代,为了后代而不辞辛苦,鞠躬尽瘁,恪尽义务,就象是服役一般劳苦。《诗经·椒聊》中所言“椒聊之实,蕃衍盈升。彼其之子,硕大无朋”,描写的就是这个时候的景色。

“一叶而知秋”。立秋之后,虽然草木开始老衰,但气温依然很高,暑气未退,人们谓之“秋老虎”天气。“斗指西南维为立秋”,阴气凝结而为万物之实。高温多雨的气候有利用植物籽实的成熟,所以有“立秋三场雨,秕稻变成米”、“立秋雨淋淋,遍地是黄金”之说。热在三伏,而末伏在秋后。立秋之后的第一个庚日为末伏之始,所以立秋之后还有至少10天,最多19天的伏天,这就是为什么会有“秋老虎”的原因。所谓“秋老虎”就是指立秋之后末伏的炎热天气。

俗话说:“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笔者认为,这里的“早”与“晚”是相对于庚日而言的。因为暑有三伏,热在三伏,初伏始于夏至日后的第三个庚日,而末伏始于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天干共十位,庚为天干第七位,以庚日为界点,那么与庚相对的就是乙。这样,丙、丁、戊、己就在庚日之前,而辛、壬、癸、甲就在庚日之后,乙正好在不前不后的中间。

我们可以统计一下,如果立秋日正好在庚日,那么秋后的伏天就只有10天;如果立秋日正好在乙日,那么秋后的伏天就是15天;如果立秋日早在庚日之前,乙日之后,那么秋后的伏天就在10~15天之间;如果立秋日晚在庚日之后,乙日之前,那么秋后的伏天就在15~19天之间。这就是说,早在庚日之前立秋,那么秋后的伏天就短,最短只有10天,故曰“早立秋,凉飕飕”;晚在庚日之后立秋,那么秋后的伏天就长,最长可达19天,故曰“晚立秋,热死牛”。年的立秋日就在庚日之后的壬日,属晚立秋。这样,秋后的伏日就长达18天之久,甚至处暑节气内还有3个伏天,这么长的秋后伏天真难熬,简直热死牛啊!

“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这是一种夸张的说法,其实并没有这么大差别。秋老虎厉害,秋后还很热,这是事实。早立秋,无非是秋后伏天时间短些,很快就会过去,不至于马上就会感到“凉飕飕”。晚立秋,无非是秋后伏天时间长些,让人感到有点难熬,也不至于就“热死牛”!总之,立秋后,伏天的暑气热浪已成强弩之末,热虽热,其势不可持久,无非就是长两天短两天的问题。老农用这种夸张的说法,无非就是强调这立秋后伏天长短的问题及其差别。

立秋节气共15天,每5天为一候,共分三候。立秋三候分别为: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立秋之后,天气仍然炎热。所谓“一候凉风至”是指立秋之后,昼夜温差明显加大,夜有凉风。昼夜温差加大,有利于瓜果糖分的积累,使果蓏变甜,这与这个季节的五行属性是一致的。立秋时节,为四季之中,五行属土。《礼记·月令》云:“中央土,其日戊己……其数五,其味甘,其臭香。”二候白露生,是昼夜温差进一步加大的表现,夜间气温进一步降低,凌晨时已经可以见到草木上有凝结的露珠。

三候寒蝉鸣。夏至有一候叫“蝉始鸣”,说明夏至节气中,有蝉始从土里钻出来活动,而到立秋时,蝉已到“知天命”的年龄,已与世无争而在枝头空鸣,仿佛在柳荫里诵读自己编著的《寒蝉回忆录》,《易》所谓“不鼓缶而歌则大耋之嗟”。

立秋是秋天的开始,天时为申。古人讲究天人合一,故我们当“君子以申命行事”(见《巽卦·象辞》),权衡利弊而斟酌进退,以中庸之道诠释完美人生。人生一世,草木一秋。草木入秋,人生如之,则已是“知天命”之年。寒蝉唱晚,人生悲秋,知天命之年的人们,已没有机会再游戏人生。事业成败已大抵如此,唯有培养好自己的下一代,才会增添自己人生中的一笔光彩,才能在不久的将来心安理得地“鼓缶而歌”,而不至于发出“大耋之嗟”的空叹!申者,坤也;坤者,母也,万物皆致养焉。申命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培养好下一代,感于天命,愿于立秋之日,与诸君共勉。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15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