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解道德经之三十七化解欲望以朴镇之的道

老子:「道德经」:第三十七章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

无名之朴,夫亦将不欲。

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无为而无不为。这其中的逻辑是如何的呢?

想必很多人有这样一个疑问,既然都无为了,又如何做到无不为的呢?

显然,很多人把无为当作不为来看了。

无为不是不为,而是无之为,道之为。无和道就是太极。

换言之,太极之为就是无为。

因此,明太极之为,则明无为。

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就是太极之为。

阴阳公理十六字也是太极之为。

阳息阴消,阳极阴生。阴长阳消,阴极阳生。都是太极的作为。

无为强调的是无的主体性,独立性,自主性。

或者说强调的是太极的主体性,独立性,自主性。

太极之为是自然而然的。并不是外界强加给太极的。是太极本来就是这样为的。

比如阳息阴消,这并非是外加谁主宰的,而是太极主宰运行的。阳长阴消就是太极之为。太极之为就是无为。

侯王守的就是这个无,就是太极。

换言之,侯王与道合一,同于道了。

因此,侯王之为就是太极之为,也就是无为了。

万物将在阴阳雕刻之下,生老病死。是谓之化。

化而欲作是说的侯王。人若不是真正的得道,是很难不作的。

老子只是要求侯王守道。守是守不住的,除非得道。所以有化而欲作这一说法。

但话又说回来,侯王即使没得道,但若明道守道,万物同样的可以自化。

所以,这其中的逻辑需细细体会。

明道守道而不得道,是不能始终如一的。

正如中庸所言,人有情性之分。性代表道的部分,情代表化的部分。正因为人有情,所以必须化情为性。

如何做呢,那就是镇之以无名之朴。

无本来无名。现在可以命名,叫朴。所以朴即是无。

那么这个朴怎么理解了。是素朴但不仅仅是这个意思。

而是至空至明至素至朴。

我们常说朴实无华。就是达到无华的境地,才是真朴。

由此可以看出老子这里的朴和欲实际上就相当于中庸的性和情。

中庸言喜怒哀乐之未发,此时就是朴。也是性。

若是喜怒哀乐之发,此时便是欲也是情。

中庸又讲喜怒哀乐之发皆中节。就是以性驭情。在道德经本章就是用朴镇欲。其实就是以朴化欲。

易经讲人心惟危。其实老子的道德经也讲的。

#道德经智慧#

天地人道四大,只有人不同于天地道。皆是因为人有情欲。

人之所以能和天地道并列,也只是在于人有并列的潜能潜性。其它万物是没有这个潜能的。

因此,讲人不是简简单单就可以得道的。即使修道也需要花几年十几年的乃至一生的时间。

道德经正版原著老子注解原文原版原著老子国学经典书籍淘宝月销量70¥24.8¥75购买

这,皆因为人不仅仅继承了天之性。还有情。也就是欲。

在本章,老子化解欲的法门就是镇之以无名之朴。

到了这里,可以看到老子的用意,就是指示侯王或者一切想得道的人如何得道的。

先是明道,然后守道,再然后就是修道,最后是得道。

用朴化去欲望,就可以达到致虚极守静笃的状态。能静下来,则能入定。能入定则可以入道矣。

当然这其中还有更多步骤,就不深讲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2564.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