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菲的世界文艺复兴,数学家也跨界哲学

接着上一讲,接下来聊一聊《苏菲的世界》第十六章至第二十三章。这部分会谈到,黑暗中世纪之后,欧洲的哲学思想迎来了一波高速发展期。

文艺复兴(十四至十六世纪)

文艺复兴是指十四世纪末期起文化蓬勃发展的现象。在之前我们提到黑暗的中世纪,在古希腊时期,希腊哲学家们费尽心思就是为了证明人是丈量世界的尺度,人有自由和理性。结果到了中世纪,以前希腊、罗马的几个强权领袖倒台了,北方野蛮人入关了,没文化代替了有文化,希腊哲学家们的棺材板再怎么咆哮也掀不起浪了。宗教思想统制了人们的精神领域,神性替代了人性。

中世纪后期,在神学家圣多玛斯所处时代过后不久,天主教内部发生了分裂。宗教和政治本是连在一起的,而哲学是政治的倒影。既然宗教与科学的关系已经变得较为自由,新的科学方法与新的宗教狂热于是逐渐产生。在这种环境下,十五与十六世纪发生了两大变动,就是文艺复兴运动与宗教改革运动。在文艺复兴时期,发掘古代的经卷典籍几乎成为一种大众休闲活动,学习希腊文也变成时髦的玩意。这种运动最早在意大利兴起,最终蔓延到整个欧洲大陆。

之前中世纪,上帝最牛B,这时候,人们加了一句,认为人也很牛B。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精神使得大家对人本身和人的价值重新产生了信心,这和中世纪时宗教认为人性本恶的观点截然不同。这个时期的哲学家认为人是极其崇高可贵的。其中的主要人物是费其诺、培根等等。

但是夸自己牛B的话不敢随便讲,于是只能借复兴古希腊文化来装B。文艺复兴是古代艺术与文化的再生,更是人道主义的复兴,回归人文主义的本源。在中世纪,上帝是一切事物的出发点。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则以人为出发点。当时人们的观点是:我们不仅是人,而且是独一无二的个体,目标即要打破所有的藩篱和禁忌,这与古代人文主义强调的宁静、中庸与节制不同。这种思想理念的大解放,直接带来了文学艺术自然科学的井喷发展,随便说几个,大家应该都听过:达芬奇、米开朗琪罗、但丁、莎士比亚等等。

简单来说,这一时期,人们从各个方面来推翻神的权威。最直接也最激烈的挑战来自于自然科学。这一时期承前启后诞生了许多英雄般的科学家。最早如提倡日心说,反对宗教神学的“地心说”的布鲁诺,后来被宗教审判烧死在罗马的鲜花广场。还有哥白尼、伽利略乃至后来的牛顿,等等,数不胜数,经过这些科学家的努力,新的世界观在人们面前铺开。同时,科学家们从亚里士多德的哲学中获得启发,认为研究大自然现象必须以观察、经验与实验为基础,称之为“实证法”。

在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和反人文主义者反复做血腥的拉锯战,审判女巫、烧死异教徒的风气非常盛行。魔法、迷信充斥,而且不时有人发动血腥的宗教战争。

除了在文化与艺术领域的变革,在宗教领域也发生了变动。宗教内部也有人蠢蠢欲动。在中世纪的天主教教会中,圣经都是用拉丁文写成的,只有教士和僧侣能看懂圣经,我们之前说过,那时候99%的平民都是文盲。谁掌握了文字的解释权,那么谁就掌握了思想的控制权。人掌握了权力,就会有人谋取私利,一直以来教会也是这样干的。他们宣称自己是上帝的代言人,大肆兜售赎罪券,如果不买,就无法获得上帝的接纳与宽恕,在一个宗教社会,不被上帝接纳是非常严重的,那比现在认定你是黑户口还要严重。

但是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圣经被人从希伯来文与希腊文翻译成各国语言。这是导致所谓‘宗教革命’的主要因素。圣经被翻译之后,采用各国可以看得懂的语言,这样获得圣经解释权的就不再只有教会人士了。同时在宗教内部,也有人对教会一直以来贪得无厌的行为产生了反感和抵触心理。伊拉斯莫和马丁路德就是其中的典型人物。

他们俩人起初亦师亦友,马丁路德对伊拉斯莫崇拜有加,同时他后来创立的理论也是直接受他启发。只不过伊拉斯莫没有马丁路德激进,后来俩人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甚至演变成对手,隔空写书打嘴仗的历史也是让当时的吃瓜群众觉得很是过瘾了。伊拉斯莫反对当时教会的做法,但并不主张脱离天主教。

图为伊拉斯莫

而马丁路德恰恰相反,起因是他对购买赎罪券的行为非常不耻,他直接宣布自己拒绝购买,并劝阻信徒也不要买,因为人是因为信仰上帝而得救,而非赎罪券。由此他和罗马教会正面杠上了,接着干脆脱离天主教,创立了基督教另外的一派——新教。他主张回到“新约”所强调的上帝和人的关系中,人只要信仰上帝,人人都可以做自己的传教士,人人都会获得上帝的赦免和宽宥。当时单方面宣布脱离天主教,创立新教的人很多,马丁路德只是其中的一支,而且是其中最刚的一支。

巴洛克时期(十七世纪)

“巴洛克”本意为“形状不规则的珍珠”。巴洛克时期(十七世纪)属于文艺复兴以来,哲学史的过渡时期,它的主要特色就是在各种相互矛盾的对比中呈现的张力,当时的人们更在意的是把握当下,表达自我。那个时代,社会财富分化加剧,阶级矛盾尖锐,再加上宗教内部天主教与新教分离的矛盾,等等,各种势力明里暗里各种交战。在思想上,这一时期,最突出的就是了理想主义和唯物主义两种对立的思想同时存在于这一时代。

由于各种新科学的蓬勃发展,受此影响,唯物主义日益盛行。牛顿证明整个宇宙适用同样的运动定律,也证明自然界(包括地理和太空)的所有变化都可以用宇宙重力与物体移动等定律来加以说明。因此,一切事物都受到同样的不变法则或同样的机转所左右。在理论上,所有自然界的变化都可以用数学精确地计算,这方面著名的哲学家有霍布士。当然,这一时期的唯物主义者,无论霍布士或牛顿等等,他们都不认为机械论的世界观与他们对上帝的信仰有何抵触。因为他们发现,物理世界如此精妙地运转,除了上帝,再也不可能有一个超自然的存在可以控制得了。牛顿晚年的时候,甚至放弃科学,沉迷于研究神学。

图为牛顿

笛卡尔(-,理性主义)笛卡尔是17世纪最有名的哲学家,他是一位彻底的理性主义者,他认为人类的心灵是所有知识的基础,在这一点上,他和苏格拉底、柏拉图、圣奥古斯丁等是相通的。文艺复兴以来,各种思想交替丛生,笛卡尔第一个提出,要把这些思想整合在一个统一的哲学体系之下。作为现代哲学之父,他的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文艺复兴以来,重视人的价值,但是始终没有一位思想家解释清楚人为何牛B!笛卡尔想明白了,他并不像唯物主义者那样,认为人是一个精巧的机械,那只是人的物质层面,而控制这一切的是是人的思想与理性。他主张唯有理性才能使我们得到确实的知识,而感官则并非如此确实可靠。既然感官是不可靠的,那么笛卡尔认为在一开始时就应该对每一件事加以怀疑,有一件事必定是真实的,那就是怀疑。当你怀疑时,你必然是在思考,而由于你在思考,那么你必定是个会思考的存在者,即“我思故我在”。通俗来说就是,你只有在思考,才能证明你还活着,只有你的思想才是有价值的。

可是问题在于,他的这个理论太完美了,没法解释人其实是不完美的,陷入了和柏拉图同样的思想困境中。理性是如何诞生于这个不完美的生物体的呢?他想不明白这个问题,只能求助于上帝。这是那个时代哲学家的局限性,他们靠怀疑上帝起步,但是走到思考的终点,还是只能承认上帝,哪怕这个上帝只是一个概念,典型的扛起红旗反红旗,结果发现红旗竖的更高了。

他认为理性的概念显然不可能来自人本身,因为完美实体的概念不可能来自一个本身并不完美的人,所以它必定来自那个完美实体本身,也就是上帝。因此,对于笛卡尔而言,上帝的存在是一件很显然的事实,就像一个会思考的存在者必定存在一样。他宣称“上帝可以保证”我们用理智所认知到的一切事物必然会与现实世界相符。外在的现实世界有若干我们可以用理性察知的特点,就是它们的数学特质,即“量”上面的特性。至于“质”方面的特性,则与我们的感官经验有关,因此并不足以描述外在的真实世界。

笛卡尔主张二元论,他宣称宇宙间共有两种不同形式的真实世界(或称“实体”)。一种实体称为思想或“灵魂”,另一种称为“扩延”或物质。灵魂纯粹是属于意识的,不占空间,因此也不能再分解为更小的单位;而物质则纯粹是扩延会占空间,因此可以一再被分解成更小的单位,但却没有意识。笛卡尔认为这两种本体都来自上帝,因为唯有上帝本身是独立存在的,不隶属任何事物。不过,“思想”与“扩延”虽然都来自上帝,但彼此却没有任何接触。思想不受物质影响,物质的变化也不受思想的影响。

斯宾诺莎(-,理性主义)

斯宾诺莎是一名犹太人,年轻的时候接触到了笛卡尔的著作,顿时受此启发,反对教会对圣经的解读,并且他去强调用批判性的观点解读圣经。他主要的哲学理念之一就是要用永恒的观点来看待事情。提醒自己只是大自然生命中很小的一部分,是整个浩瀚宇宙的一部分。他是一个泛神论者,认为大自然就是上帝。上帝不是一切,一切都在上帝手中。因为他的异端邪说,24岁时便被驱逐出境,后来一直生活艰苦,曾靠磨镜片谋生,45岁死于肺炎,据说是因为磨镜片的工作致使他吸入了大量的粉末。

与笛卡尔把精神与物质截然分开的看法不同,斯宾诺莎主张一元论,他的代表著作是《几何伦理学》,你没有看错,几何和伦理可以扯上关系。他将大自然与万物的情况简化为一个单一的实体。他认为自然界中的每一件事物不是思想就是扩延(物质)。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的每一种现象,都是思想属性或物质属性的各种不同模态。所谓“模态”就是实体、上帝或自然所采取的特殊表现方式。上帝通过自然法则来主宰世界。因此上帝是每一件事情的内在原因。这表示物质世界中发生的每一件事情都有其必要性。我们的自由受到内在潜能和外在机会的左右。

换言之,你去买个橘子,如果是笛卡尔,会认为你的思想告诉你想吃橘子了,她指挥了你的身体。而斯宾诺莎则会认为,其实是(上帝)自然透过你在完成买橘子、吃橘子这个过程,你只是大自然的一份子而已,人类的所做所为都不过是自然的一种表现形式罢了。斯宾诺莎主张的道德观就是以一种全然接纳的的观点来理解世间万物,以此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与满足。他的名言是:对于人们的行为,既不要嘲笑,又不要悲哀,也不要诅咒,而要理解。鉴于他的哲学思想太佛系了,斯宾诺莎要是在我们国家投胎,他很大可能会去做道士,他会静静地看着苍生忙忙碌碌,不悲不喜。下面这哥们就是斯宾诺莎,长得很青瘦,有几分仙风道骨。

洛克(-,经验主义)

理性主义的观点兴盛的时候,差不多同时也出现了许多反对的声音,就像当年亚里士多德反对柏拉图一样。一些哲学家认为人完全是靠从感官的经验获取一切关于世界的知识,持这种观点的哲学家,我们把它叫做经验主义者。

洛克的代表作是《论人之理解力》,他认为我们的感官在察知任何事物之前,我们的心灵是一片空白。也就是他的著名的“白板论”,人之初,是傻X,如一块白板,你教他什么,他的意识里就有什么。按照笛卡尔、斯宾诺莎的观点,概念来源于理性,理性来源于上帝,而洛克则认为恰恰相反,他把感觉和思维区分开,我们是在大量感觉的基础上形成思维,从而建立对事物的概念。比如,我们是吃了很多口之后才总结出带有某种特定酸甜口味的水果是苹果的。

在笛卡尔看来,感官感觉不可信赖,而洛克认为,他将感官的性质分为“主要”和“次要”两种。“主要性质”指的是扩延(物质)世界的特质,如重量、运动和数量等。“次要性质”指的是类似颜色、气息、味道和声音等感觉,这些感觉并不能真正反映事物本身的固有性质,而只是反映外在实体在我们的感官上所产生的作用。打个比方,吃同一个橘子,可能有的人觉得酸,有的觉得甜,但是没有人会否认橘子是圆形的,而圆形这个概念就是人的理性思考的结果。所以,洛克部分同意笛卡尔的观点,认为有些性质是依赖于人的理性,换言之,人的感官经验只在部分情况下值得信赖。

相比于他在哲学上的建树,洛克的思想更多地影响了政治以及后来的启蒙运动。洛克最早强调立法权和行政权必须分立,以防止专制政治。

休姆(-,经验主义)

休姆(又译作大卫·休谟),和这一时期的其他哲学家一样,旅游(流浪)是他一生的主要活动。他的思想对著名哲学家康德有重要的启发性,代表作是《人性论》。他首先断定人有两种知觉:印象和观念。“印象”指的是对于外界实在的直接感受,“观念”指的是对印象的回忆。他进一步强调印象与观念可能是单一的,也可能是复合的,事实上没有一件事物是由我们的心灵创造的。我们的心灵只是把不同的事物放在一起,创造一个虚假的“观念”罢了。他认为我们的言语和行为是由感情来决定的。因为我们并非以理智作为自己的行事标准,而是以同情别人的处境为标准。法律上,也只有丧失理智的人可能会被免罪,而从没有因为丧失感情而被免罪。

同时,休姆也是一个不可知论者,他不否认上帝的存在,也不肯定上帝的存在,他认为人类要用理性来证明宗教信仰是不可能的。在休姆的哲学体系下,信仰与知识的联系被切断了,以往的哲学家都会把知识的最终解释权归于上帝,归于信仰,也就是我前面说的扛起红旗反红旗,最后发现红旗不倒。休姆只接受他用感官所认知的事物,除此以外,一切都有待证实。

柏克莱(-,经验主义)

柏克莱(又译作乔治·贝克莱)也是一名经验主义者,但是他的哲学思想和之前的经验主义者不同。他出生于爱尔兰乡绅家庭,是个少年天才,22岁取得硕士学位,也是一名的基督教主教。他认为当时的唯物主义会影响人们的信仰,于是他从经验主义者们宣扬的观点中切入,重新展开分析。他认为,人的感觉是真实的,但是,这并不能说明什么,你可以感受到这个物体的存在,比如你看到了桌子,没错,你感受到了他的坚硬、四四方方、有棱有角,但仅此而已,你知道它是桌子,是你的意识的结果,人的意识的本源是上帝。

他相信人有“灵”,他认为我们所有的观念都有一个我们意识不到的成因。但这个成因不是物质的,而是精神性的。(不用说了,这个灵只能是上帝)柏克莱有一句著名的名言:存在就是被感知。换言之,他把我们的感受与认知分离开来。

我们的灵魂可能是形成我们本身各种概念的原因,就像我们在做梦时一般,包括我们对时间、空间的认识。但世间只有另外一个意志或灵可能形成造就这个“形体”世界的诸般概念。万物都因为这个灵而存在,这个灵乃是“万物中的万物”的成因,也是所有事物的存在之处。这个灵就是天主(上帝)。从柏克莱的观点,很多现代科幻电影都有延伸,比如你真的相信你感受到的都是真实吗?你怎么证明现在的你不是在一场梦里?你所能认识到的概念可能只是上帝想让你认识到的?想一想,是不是还有点脊背发凉的感觉?

这一时期的哲学家,按他们的身份说起来,他们都不是正经八百的哲学家,搞哲学纯属玩票行为。笛卡尔是数学家,坐标系就是他发明的,初中和高中的解析几何大部分都有他的贡献。斯宾诺莎是数学老师、也是工匠。洛克是医生、也是政治活动家。休姆是商人、历史学家,他有一本《大不列颠史》,多万字,写了15年,是当时的历史畅销书。柏克莱是主教,通俗点说就是神父。不得不服,这波人跨界都玩得很专业。

从第二十三章开始,故事开始急转直下,原来一直存在于信中的十五岁的席德才是真正的故事主角,而苏菲和哲学导师艾伯特、包括会说话的猎狗汉密士,都只是一名黎巴嫩少校给自己的女儿席德创作的故事角色。原来我们已经跨越了西方哲学史2千多年,才发现故事的主人公另有其人。那么接下来,苏菲和艾伯特要开始准备逃离这个书中的世界了,同时西方哲学也即将迎来历史上最为辉煌的发展事件——启蒙运动。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34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