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这句诗第一次出现是在《红楼梦》的第七十回中。当时正值暮春时节,柳絮纷飞。于是红楼梦里的各位才女以及贾宝玉都以柳絮为题,各填了一首词。而这一句,出自薛宝钗的口中。
《送我上青云》是最近上映的一部电影的名字。由姚晨监制并主演。豆瓣评分:8.2分。
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或者说她们都想通过“柳絮”去揭示怎样的主题?
柳絮“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的前世
在《红楼梦》的第七十回当中,这首词首次出现,题为《临江仙.柳絮》。出自曹雪芹刻画的薛宝钗口中。《红楼梦》是一部经典巨著,他的每一个场景、每一首诗词,乃至人物的每一句话都不是无缘无故的。都是作者曹雪芹为了刻画人物而出现的。当然,这首词也不例外。它也是为了刻画薛宝钗的性格,并且暗示了人物的最终归宿。
张莉饰演的薛宝钗薛宝钗是一个目的性很强的人。她要“上青云”
薛宝钗进贾府前,原本是要进宫待选,走和“贾元春”一样的路。但是,在她准备进宫选秀的那个时间段,她不成器的哥哥薛蟠,在外面抢了一个丫环,还闹出了人命。不得已,她才来了贾府,住了下来。但,没有成为妃嫔,却是薛宝钗的一块心病。
张莉饰演的薛宝钗进不了宫,那么嫁给宝玉就成了她“上青云”的最佳选项。不仅要嫁给宝玉,而且她理想中的男子应该是“读书明理”,能“辅国治民”的。这样的宝玉才是“好风”。
她屡屡规劝宝玉去关心仕途政治,希望宝玉不要读闲书,可以考取功名。就是到了全书的终结,她李代桃僵成为宝玉的合法妻子,但宝玉却因为得知真相痴傻了之后,她考虑的不是婚姻的幸福,而是如何能让宝玉恢复正常的心智,考取功名,以便夫荣妻贵。
薛宝钗与贾宝玉薛宝钗要的独特,是一种低调的独特
很多人都觉得薛宝钗是一个中庸的人。因为薛宝钗做事圆滑,滴水不漏。但其实她是一个想要特立独行的人。从这首词就可以看出来。
在《红楼梦》第七十回中,大家都在以“柳絮”为主题来填词。黛玉填的词是:“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宝玉填的词是“莺愁蝶倦晚芳时,纵是明春再见隔年期”,无一不是对柳絮身不由己的一种哀婉。但薛宝钗说:“柳絮原是一件轻薄无根无绊的东西,然依我的主意,偏要把他说好了,才不落套”。于是,她说:正是因为柳絮轻,所以一阵风来,柳絮便可以飞到天上去。
薛宝钗薛宝钗也的确是如此做的。如果说林黛玉与贾府的争斗是以一种非常激烈的方式来硬拼,那么薛宝钗为了实现自己的目的,就显得智慧的多。
不管是她在15岁的时候,贾母为她摆酒庆祝,她却全点的是贾母喜欢的,获得老太太的欢心,还是在元妃省亲时她写诗称赞元妃的才华,在金钏死后安慰王夫人,还是她劝宝玉去看看林黛玉。她做事是非常理性的。都是在权衡了后果之后才做出的选择。而这些选择都是为了让贾府变成她的“好风”,让她“上青云”。
薛宝钗电影《送我上青云》和这首词有什么关系?
由姚晨监制并主演的电影《送我上青云》,像是一个黑色幽默。不管是个性独立,从小处处争强好胜却被病痛折磨,为了自己的手术费不得不接下自己看不起的“李总”的传记生意的胜男(姚晨饰);还是以文艺青年面目出现,实则是生活毫无自由的伪文艺青年刘光明(袁弘饰);还是看似风光,但却被自己亲生父亲看不起的李平(梁冠华饰);还是打着看破红尘,进山辟谷,实则是中风的李平的父亲(杨新鸣饰)。他们都像柳絮一样,看似个性鲜明性格独立,但其实都身不由己。
送我上青云也许,电影中的每个人都在等待着一阵“好风”。胜男的母亲,想要找到能够让自己重新焕发青春的感情,找到被尊重的感觉;胜男想要不用委屈自己也能挣到一笔医药费,想要找到一个喜欢的人能在手术前体会女人的幸福;胜男的发小四毛,想要出人头地,想要挣到自己的第一桶金;他们都希望能有一个机遇去彻底改变命运。但似乎“好风”却一直没有吹来。
没有“好风”,那就自己飞。电影的结尾,胜男站在空旷的山上大笑了三声“哈、哈、哈”,也许才是这部电影的题眼。很多时候,依靠外界的救赎,不如靠自己。生活让我们笑不出来的时候,我们却得自己笑得最大声。
《送我上青云》剧照《临江仙.柳絮》的个人思考
文章的最后,我们再来看看这首词:
临江仙.柳絮前几句是说柳絮因为轻,所以体态轻盈,可以随风起舞,可以和蜜蜂蝴蝶一样到处飞。最后这句点出了“柳絮”因为轻,所以它自带的优势。只需要一阵清风,便可飞到九霄云外。
就像柳絮一样,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特点。这个特点可以成为自己的劣势,也可以成为自己的优势。要看你怎么去运用。
柳絮认识了解自己是第一步,而善用自己的特点才是第二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像薛宝钗能够善用自己的情商,在贾府站稳脚跟,赢得上下一片赞誉。这是她的优点和长处。只可惜与贾宝玉道不同却非要为谋。
像胜男,争强好胜,不服输这是她的个性,但却不懂圆滑,处处树敌。
也许我们最终的归宿都会像影片反复出现的那个黑黑的棺材一样随波逐流,但如何过好这一生,却是值得我们每个人去思索的。
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