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真正的成长,是学会接受

青海白癜风微信交流群 http://liangssw.com/bozhu/12961.html

一个人是在慢慢接受自己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成长的很重要标志就是接受。接受自己的平凡与进步,接受自己的不幸与苦难,接受人生中各种各样的挑战,然后发现自己的价值,与世界和平相处。

——稻盛和夫

本文精选了稻盛和夫著作《思维方式》(东方出版出版)、《干法》(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敬天爱人:从零开始的挑战》(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赌在技术开发上》(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中的精彩片段,希望本文能对您的人生事业有所启迪。

一、接受矛盾,兼备事物的两极

经营者必须拥有平衡的人格,因为在经营中需要不断做出各种决断。有时候,即使董事、干部、员工和银行一齐反对,也要坚持自己的信念,以“虽万千人吾往矣”的气概坚决付诸实行。

但有时候,即使对于一个普通员工的意见,也要谦虚地倾听。如果他说得对,就要拿出勇气,取消自己原有的计划。

也就是说,大胆和慎重需要兼而有之,而不是既不大胆,也不谨慎的中庸之道。

举例来说,公司发生了腐败事件。这个时候,不管是金钱问题还是其他问题,“绝对不能容忍,如果这种事情置之不理,对几百名员工会产生恶劣的影响”。以挥泪斩马谡的态度来处理,这是无可奈何的。让其离职的方法,既可以是开除,也可以是让其自愿离职。

如果这个人本质不坏,只是一时糊涂才犯下了错误,而平时一直很认真努力地工作。现在本人很后悔,说“保证不会发生第二次了”,有什么其他的解决办法吗?其父母也来了,说“已经严厉地教育过他了,请您一定原谅他这一次”。这样的话,是不是这次就原谅他呢?诸如此类,有很多选项,应该选哪一个呢?

如果对方人品还不错,那么推心置腹地与他谈一谈,如果他深刻反省的话,也可以选择原谅他。另一方面,也有不得不开除的案例,有时必须严肃处理,根据实际情况的不同,处理方式也不一样。而有时候可能原谅是对的,有时候可能开除才是对的。因为如果容忍腐败的发生,对其他人就无法起到警示作用。

温情和严厉、小心和勇气、缜密和大胆这样的两种极端必须兼备。如果不缜密,就会像竹篮打水一样。但是,如果仅仅只有缜密,就无法做出大胆的决断。

那么,需要温情的时候就要体现温情,需要无情的时候就必须出手无情。

二、接受高目标的挑战,磨练坚定的意志力

如果想要实现高目标,就必须抱有强烈的意志。

“无论如何也要瞄准山顶,笔直攀登。”必须以垂直攀登的姿态进行挑战,敢于设定高目标,从正面挑战。

我跟员工们是这样说的:

“在我的人生中,我想要攀登的是那座最高的、最险峻的山峰。在之前的公司从事研发工作的时候,我也不自量力,一心想要攀登似乎高不可攀的山峰。现在也是如此,我们正在攀登的是垂直耸立的绝壁,就像攀岩运动员那样,正在垂直登攀。希望大家一定跟上来,不要落伍。”

但是,要垂直攀登如此险峻的山峰,一不小心手一滑,或脚一踩空,就会坠入万丈深渊。人人都心生恐惧,双手僵硬,两腿颤抖。甚至有人说:“不行了,我想退出。”

即便在这种情况下,我还是不为所动,毅然继续攀登。

但忽然间我也会这样问自己:“如此严酷的人生态度无法让人追随。既然大家都这么想,那么,为什么非垂直攀登不可呢?可以采用迂回的办法,从山脚下绕道,慢慢攀登。”

但我在扪心自问之后,就会转变这种念头:“不,我决不选这种悠然的方法,因为这是恶魔的谎言。”

险峻的高山代表高目标。所谓从容地迂回攀登,就意味着向社会、向常识妥协。不仅如此,也是自己向自己妥协。采取这种妥协的姿态,就远远达不到当初描绘的目标,最后只能带着遗恨走入人生的终点。

为了真正地实现高目标,哪怕无人跟随,哪怕可能摔落,我也要紧贴岩壁,冒着危险,垂直攀登。

三、接受改变,扭转痛苦的处境

我原本也像随处可见的小青年一样,兴趣多变,不善于将心思集中在一件事情上。

那么,像我这样的年轻人,为什么在几十年漫长的时间里能够一心一意专注于工作呢?

那是因为我付出了努力,我让自己喜欢上了自己的工作。

只要改变“心态”,每个人周围的世界就会发生戏剧性的变化。

在旁人看来,“那么辛劳、那么艰苦的工作,太可怕了!简直无法忍受,根本无法坚持。”但如果你迷恋这个工作、热爱这个工作,那你就能够承受,一切都不在话下。

正因为迷恋工作、热爱工作,所以我就能长期坚持艰苦的工作,一以贯之,无怨无悔。

人就是这样,对于自己喜欢的事情,再辛苦也无怨言,也能忍受。而只要忍受艰苦、不懈努力,任何事情就都能成功。喜欢自己的工作——仅仅这一条就能决定人的一生,我想这么说一点也不过分。

要想拥有一个充实的人生,你只有两种选择:一种是“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另一种则是“让自己喜欢上工作”。

一个人能够碰上自己喜欢的工作的概率,恐怕不足千分之一、万分之一。而且,即使进了自己所期望的公司,要能分配到自己所期望的职位、从事自己所期望的工作,这样幸运的机会几乎没有。

大多数人初出茅庐,只能从“自己不喜欢的工作”开始。

但问题是,多数人对这种“不喜欢的工作”抱着勉强接受、不得不干的消极态度,因此对分配给自己的工作总是感到不满意,总是怪话连篇、牢骚满腹。这样下去,本来潜力无限、前程似锦的人生只会白白虚度。

与其寻找自己喜欢的工作,不如先喜欢上已有的工作,脚踏实地,从眼前开始改变。

四、接受不幸,为迎接幸事做准备

拼命工作会给人生带来意想不到的、美好的未来,即使这个道理你理解了,懂得了,但因为人本性中就有好逸恶劳的倾向,所以“工作令人生厌”“能不工作最好”这种念头时不时还会冒出来。

本来人这种动物,如果放任不管,就会流于安逸,只要可能就总想逃避苦难。这种基于人的本性、追求安乐的习性,我想不管是我们这些成长于战争年代的人,还是现代和平富裕时代的年轻人,基本上并没有什么区别。

过去和现在很大的不同是,在迫不得已的我们那个时代,即使你讨厌工作,现实环境也逼得你不得不努力工作。

我青年时期社会环境比今天不知严酷多少倍。无论你喜欢不喜欢,如果你不辛勤劳动,就连饭也吃不上。

另外,当时也很难像现在这样,选择自己喜欢的工作、寻找适合自己特点的职场。那时我们没有选择职业的机会,只能无条件地继承父母的工作,或者是一有就职的机会,就不管什么工作,先做了再说。

这些情形在当时是理所当然的,而且一旦进入了某家公司,想要辞职也不那么容易,因为社会舆论不支持你这么做。

也就是说,工作,在一家单位连续地工作,与你本人的意愿无关,而是社会的需要,或者说是你的义务。在这中间几乎没有你个人裁量和挑选的余地。

这样的事情在今天看来,似乎很不幸,但实际上这或许正是幸事也未可知。因为,在迫不得已的、辛勤的工作过程中,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就能获得人生的“万病良药”。

就是说,即使你讨厌工作,但又不得不努力工作,那么在努力工作的过程中,你脆弱的心灵就能得到锤炼,你的人格就能得到提升,你就能抓住幸福人生的契机。

五、接受本能,获得开悟的人生

所谓的六大烦恼是∶贪、嗔、痴、慢、疑、见。

六大烦恼,其实也是人类生存上必须具有的本能,没有这些本能,人类可能就无法保护自己的安全。

例如,在原始世界里,没有尖牙利爪的人类想在丛林中存活,唯有尽量用心去思考和行动,以防范突如其来的危险。

而如果有食物时不趁机吃饱,又不知何时才能猎捕到下一餐,那么不留意的话就可能被迫绝食十天半个月,因此人类逐渐养成了这样的贪心∶不只吃一餐的分量,最好连明天的食物也一并享用。由此可以了解,贪心本来也是出于人类自卫的本能。

总之,"烦恼"是人类的智慧,为的是让人类能够自我防卫。只是有些人擅自滥用了这种智慧,并利用给予的自由来做坏事。

因为是自由的,所以将自由发挥得淋漓尽致,让自己的欲望恣意泛滥的大有人在,他们大叫着∶"只要我喜欢,有什么不可以?"然而自由如果无限制地扩张,结果就会变成"比谁都贪婪"的族群。

其实欲望本身并非罪恶,凭借欲望毫无节制地为所欲为才是罪恶。因此,我们有必要适当地控制一己的欲望,以免造恶。

一般人在遇到经济困难或生病时,心情往往会变得比较慌乱。然而,如果能及时改变自己的想法,例如想到"穷有什么关系,三餐还有饭可吃就满足了",人生观自然就会遽然改变,生存的勇气也会随之涌现。

然而,也有一些人沉溺于享受安逸的生活环境。宁可让自己的心灵维持在贫乏的状态,他们担心的只是自己的财富是否减少了。这样生活的人,再怎么努力也无法创造出人生的价值和个人的魅力。说句真心话,这样的人生距离生命真正的目的只会越来越远。

能够在生命结束前尽量提升自己身为人类的品质,才是人类最终极的目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56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