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张三丰为何不效法郭靖,领导武林英雄对抗元朝?主要因为他的出身
《倚天屠龙记》中有一句话叫“武林至尊,宝刀屠龙;号令天下,莫敢不从”。为了称霸武林,江湖人围绕着屠龙刀展开了一场场头破血流的争夺。然而,纵然拿到屠龙刀,也只会收获更多的仇视,靠一把宝刀就想号令天下,简直是痴人说梦。
真正能在武林中号林天下,驾驭群豪的,从来不是武器,而是人。能做天下武林盟主,让天下英雄心悦诚服,不仅要有高超的武艺,还必须是虚怀若谷的“侠之大者”。就像《神雕侠侣》中的郭靖,多次召开英雄大会,抵抗蒙古铁蹄,统筹天下英雄保家卫国。甚至有许多人为了和“北侠”一同死守襄阳,无怨无悔地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在《倚天屠龙记》的时代,有没有一个人能在武林中有此威望统御群英?符合这一标准的只有一人——武当派开山鼻祖张三丰。按小说中的描写,张三丰在武林的地位,绝对不逊于郭靖,而且他对蒙元统治下的百姓的际遇也是深表痛心,那他为什么不效法郭靖,召开英雄大会,领导武林同道驱除鞑虏,光复中原?
我认为,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1.张三丰是出家之人,不愿过分插手俗事:金庸先生笔下的侠客可以大致分为“儒家之侠”、“道家之侠”、“佛家之侠”。其中郭靖就是“儒侠”的代表人物,“儒”讲究积极入世,重视社会本位,秉承中庸之道,讲究“合群”,所以郭靖夫妇才会联合天下英雄组成紧密的反抗力量,阻挡南下的蒙古大军。而张三丰作为武当派创始人,自然而然是《倚天屠龙记》中“道家之侠”的代表人,道法自然,崇尚出世,追求自然天性,重视个人情感的发展。
张三丰虽出身少林,却早已在精神上归属三清祖师,终极追求是得道成仙。为了自己的清修,连教中事务都全权委托给大弟子宋远桥,让他下山逐鹿天下,岂不是强人所难?
2.时代不同,无法组织起公开反元的英雄盛会:郭靖召开大胜关英雄大会时,南宋随风雨飘摇但尚存半壁河山。但张三丰所处的时代,元朝随残暴但实现大一统,绝不会容许这样公开反对自己统治的盛会在自己治下召开。纵观金庸14部中长篇,哪有名门正派公开与现存政府公开作对?张三丰在这个时代效法郭靖,要么遭到官府围剿,血流成河;要么把自己召集起来的势力带入地下,向明教一样成为公开的反政府武装,使他们这些名门正派中断传承。所以时也势也,张三丰纵然武功盖世,也不能改变时代大势。
觉远大师3.出身问题,导致武林各派不会听他的:这点最为关键,因为这个原因,武林各派不会以他为尊,他也自然不能像郭靖一样领导天下武林人士。
少林一向是武林的泰山北斗,但张三丰创造武当后,明显有分庭抗礼之势。而且张三丰本质上还属于少林弃徒,因此小说中少林高僧对张三丰一向是面和心不合的。就像张三丰带张无忌去少室山求见,空闻连寺庙都不让他进,只在山脚下一凉亭招呼他,我想就是何太冲来访也不会这种态度吧?
空闻方丈由此,张三丰想统御武林,少林肯定不会参与,而武林各派为了不得罪少林,肯定也很少有人去服从这位少林寺·弃徒的。
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是以历史背景为蓝本的,武功高强的侠客可以在江湖上惩奸除恶,但左右历史大势的并不是任何绝世武功。就像郭靖纵然统领天下英雄,最后也遗憾地功败垂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