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论语是一部剧以小见大的子夏

卜商,字子夏,孔门十哲之一。“过犹不及”这个成语你一定听过,而这个成语最早的来源就是论语,指代的是孔子的两个学生,其中“不及”指的就是子夏。接下来一起看看这位“不及”的弟子在论语中是一个什么角色吧!

出场

子夏在论语中是属于孔子第三个出场的弟子,一出场就是从小事开始讲道理,子夏就是一个以小见大的人。看原文。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翻译:子夏说:“一个人能尊重贤能;对待父母能尽力;对待王上能身先士卒;跟朋友交往能有信用。虽然没接受过教育,我也会说他有学识。”

子夏讲的话是不是很浅显直观,一看就能做到的事,但是这些简单的小事又是一个人的基本修行。由此可以看出子夏就是这么一个注重小事的人。

小事启发孔子

能引发孔子思考的学生不多,就连孔子的得意弟子颜回,也只是继承孔子的学识而已。但是子夏却能从一句诗,启发孔子思考。看原文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翻译:子夏问孔子:“诗经里‘轻盈的笑脸多美呀,黑白分明的眼睛多媚呀,好像在洁白的质地上画着美丽的图案呀。’这几句诗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先有白底,后面上色。”子夏说:“所以礼乐是在仁德后出现的?”孔子说:“能启发我的就是卜商了,现在开始可以跟你讨论《诗经》了。”

怎么化妆这个应该是女性朋友最熟悉的事了,但是这件小事却能给孔子带来启发。这就是子夏的高明之处,往往能从小事中悟出大道理。

子夏在论语中也是一个热心肠的人,给樊迟解惑过,给司马牛也解惑过,还讲出了很多以小见大的道理。感兴趣的可以自己去翻来看看。

成长型心态

子夏在论语中出现过很多回,而最后一幕给我们留下了一句非常经典的名言,也可以看成是成长型心态最早的雏形。看原文。

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翻译:子夏说:“当官有余力要学习,学习优秀要出来当官”

这是一个螺旋上升的句子,意思就是你学好了要当官,当官之后要学习,就是不断的在学习和当官之间螺旋上升。这就是最基本的成长型心态。希望大家都能记住这句话。

关于子夏在论语中的表演就介绍到这里了。子夏所以会“不及”最大的原因可能就是一直思考这些小事吧,从而导致思考的太多,不能达到大小通吃,中庸之道吧。

如果你身边有这么一位能以小见大的朋友,你会怎么跟他相处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9189.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