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儒家文化背景下的人格
教化儒家学说的创立者孔子是我们中国的第一位私学老师,但他没有任何打算要亲自著书立说以昭示后人,只是以述为作,由后世儒者传之永久。儒家以“仁”为道德原则的核心,并“吾道一以贯之”。
仁就是忠恕之道,其中“忠”是指“尽己为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强调利他精神;“恕”是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对于损害他人之事“有所不为”的态度。
“仁者爱人”,但“爱人”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从爱自己的亲人出发,然后“推己及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儒家以博大的胸怀,宣称“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天下为公”。张载以乾(天)为父,以坤(地)为母,“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程颖说:“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
宗法人伦与内圣外王
血缘宗族是儒学伦理的根基,“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措”。君父同伦,家国同构,宗法关系因之而渗透于社会整体。这样,“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家的关系延伸至四海,“以天下为一家”。这不仅体现为一种社会关系,而且表现为一种政治组织,有一套维护这种组织形式的法规,以及严格规定的辈分、嫡庶、长幼、主从的等级秩序。同时,“君者,民众之父母也”。领导者作为“父母”,其职责和权威就远远超出了正常范围。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组织的领导者不仅要带领员工实现组织目标,还要深人关心员工诸如婚丧嫁娶等方方面面的事务,正反映了这一点。
及至汉代,董仲舒提出三纲(君臣、父子与夫妇关系)之说,《礼纬.含文嘉》将之明确为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他在《举贤良对策》中又提出五常:“仁、谊(义)、礼、知(智,指道德判断力)、信,五常之道”。三纲和五常,随着后世封建专制主义的加深,成为教化、管束民众的主体内容。
正因为这种家国同构的思想,儒家积极人世,以扶危济世为己任,“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但有原则,即“危邦不人,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儒家经典《大学》开宗明义地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明德,是指明了光明的道德;亲民,程颖、程颐、朱熹等都认为当作“新民”,即不断更新,提高人民的道德品质;止于至善,指处于不同伦理地位的人其行为应符合相应道德原则,即“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等。明明德还有一个含义,即“明(彰显、推行)明德于天下”,这是一种宏大的政治理想,《大学》为此提出了“大学之条目”,即后世所称的“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家族)、治国(诸侯国)、平天下。张载更是宣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种“内圣外王”的思想,至今仍溶于中国人的血液之中。
仁勇义礼
儒家乐生达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仁者不忧”,“在邦无怨,在家无怨”,“君子固穷”。儒家有超越个人贫富穷通际遇的独立精神,贵义贱利,“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见利思义”。此外,孔子认为,“仁者必有勇”,能不盲从地作出是非判断,“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仁人志士,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孟子明确应“舍生而取义”。
什么是仁?孔子认为,“克己复礼为仁,”。他把孝悌事亲作为“仁之本”,“仁者……亲亲为大”,孟子更明确提出爱有差等。但是孔子并不把礼当作脱离道德内涵的空洞形式,“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认为不可泥而不化,拘泥于形式,“过犹不及”。进而孔子提出了道德实践的“中庸”,“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允执厥中”。
礼的影响是深刻的。《荀子·修身》宣称:“人无礼不生,事无礼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罗素对此评价说,“中国有一种思想极为根深蒂固,即正确的道德品质比细致的科学知识更重要,这种思想源于儒家的传统”,“它理所当然地成功地造就了一个言行得体、彬彬有礼的民族。中国人的礼节也不仅仅是因袭传统,就算遇到从未碰到的情况,也会很自然地做到礼让,这种礼节并非局限于某一阶层,就是在社会最底层的苦力也是如此。”孟德斯基也说:“中国乡村的人和地位高的人所遵守的礼节是相同的,这是养成宽仁温厚,维持人民内部和平和良好秩序,以及消灭由暴决性情产生的一切邪恶的极其适应的方法。”可能正是因为中国人对礼的重视,使得“面子”、“忍耐”等中国人典型的人格特质有了生长的土壤。
文章节选自——《组织行为学》,作者:陈春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