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善而执,以致中和读中庸

提起中庸,现代人往往想到的是迂腐保守、不思进取这样的消极涵义。更有甚者,对此二字深恶痛绝,认为中庸是封建落后思想的“罪恶代表”。然而按照孔夫子所授辨析法——“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细细察之,却会发现:中庸,其所负之恶名也冤矣!

《中庸》,传为战国时期子思(孔子嫡孙,后世尊奉“述圣”)所作,原本收于《礼记》之中。至两宋时,程颢、程颐等名儒极力尊崇《中庸》,其后更有朱熹在撰写《四书章句集注》时,将《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二篇单独抽出,与《论语》《孟子》并列,便成“四书”,成为自宋以降钦定教科书和科举考试标准。作为“孔门传授心法”之书,《中庸》上承孔子中庸之学,下启孟子心性之论,对宋代理学、明代心学产生重大影响。而从儒家理论体系的整体层面上看,《中庸》更可谓是记载方法论的操作手册,隐隐然有“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的意涵。

对于中庸,孔子曾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能被圣人置于“至德”之列,可不一般。那么到底何为“中庸”?宋儒程颐解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讲的是“中不偏,庸不易”,即不随意偏离所行之中正大道、不轻易变换所持之目标主张。

既知“中庸”之意,如何行“中庸”之道?对此《中庸》给出了系统指导:治学当“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调节“君臣、父子、夫妇、昆弟、朋友”这五种人际关系用“知、仁、勇”这三种德行;治国用“九经”,即“修身、尊贤、亲亲、敬大臣、体群臣、子庶民、来百工、柔远人、怀诸侯”……

天下之道也众,为何偏偏要行“中庸”之道?此书著者将“中庸”之道融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各方面的具体实践之中,通过持之以恒的完善,最终于内可修得“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理想人格,于外可达到“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与天地参”的天人合一境界。

正如朱熹对《中庸》的注解:“其书始言一理;中散为万事;末复合为一理。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於密。其味无穷。皆实学也。善读者,玩索而有得焉,则终身用之,有不能尽者矣。”通过研读《中庸》,获益匪浅。

一、于己慎独修身

如同王阳明所言:“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把批判的枪口指向外部的敌人容易,指向自己内心的邪恶却很难!人们往往容易看到他人的不足,但不愿主动审视自己的缺陷。因此能剿除外部盗贼的是沙场英雄,而能除灭自己心中盗贼的则是大贤至圣!

对此,《中庸》首篇就开宗明义提出了“慎独”之见:“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要求修身行道者时常进行自我反省、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即使于独处一人之境,也要做到不逾矩、不违德,坚守中庸之道、不断完善以提高自身。

二、于人忠恕求仁

由于通俗影视作品带来的刻板印象,世人往往以为越是“强项硬脖”、“浑身带刺”、“清高孤愤”,就越符合儒学高士的风范。好像为了自己个人的清正儒雅之名,就必须不近人情、对人不留情面。可如果真是这样,古时儒士岂不都缺朋少友、积怨引仇、门前冷落,更何谈施政济民,又何能求仁取义?

对于人际关系,《中庸》开出了“忠恕求仁”之方,第十三章有言:“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这刚好否定了“浑身带刺”、“清高孤愤”这些臆想出来的“儒士风范”,认为如果为了实行正道却排斥、远离众人,就不能成功施行正道。对于他人犯错,只要能改正错误、回归正道就行,不要过于苛刻责全。“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这就要求与人相处时能将心比心、互相谅解、忠恕宽容、体仁而行、并行不悖。这也承继了《论语·里仁第四》所载“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的精神。

三、于公扬善为政

现在社会上戾气弥漫,打开报纸或者网页,映入眼帘的新闻标题往往充斥着负能量,而底下的评论留言要么是喊打喊杀,要么是怨气冲天。究其原因,一方面,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受众读者大都有negativitybias(消极偏见)的倾向,即下意思地对负面消息更敏感和重视,在新闻传递快而广的今天,相较以往人们自然就会感知到更多的负面信息;另一方面,随着新闻自由化、市场化以来,媒体编辑为了吸引读者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27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