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父母在,不许友以死,不有私财。所以父在,不主事,只能观其志向。父没再看他的行为。志向与行为是否一致,三年都还是跟当时对父母说的一致,也足以说明其真心,可谓孝矣。这个可以看看史书关于隋炀帝杨广做王子时候,为了取得太子的位子,所作出来的志与行。表现的不近女色,又节俭有好学,最后上位又是另一回事。
《子张》篇曾子讲过孟庄子之孝,不改其父之臣父之政,这里孔子讲的是父之道。当然也不是说父亲明明错误的做法,还要坚持三年才能改。古文主要是太简洁,孔子讲的是人情也是大义,只讲正面的一面,要自己举一反三,专选大义另一面来攻击也没道理。
改不改父之道历史上有个非常重要的事件,就是清朝入关以后,要求汉人剃发的问题。这是真正造成满人统治阻力的问题,因为自古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能随意破坏的,断发文身是蛮夷的代表。所以雄才大略如康熙,也不敢说不用剃发,只能用一辈子拜祭六次明孝陵朱元璋等方式,来为满清正名,弥合民族矛盾,对他来说也是无改于父道之孝。但剃发这个问题也不是完全无改变,从最早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一开始剃发是只留下后脑勺一小撮的,到后来主要是留辫了,剃的只是额前小部分。这就是一种融合和妥协,不完全是无改,三年中有潜化,三年后也大有改观,所以不用把一句话看的那么死板。
历史上宋神宗死后,继位的哲宗才十岁,司马光回朝主政,要废王安石新法就遭遇这个“三年无改于父之道”的强大阻力,只好搬出太皇太后以母改子的名义才消弭这股阻力。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又一句三字经。和就是和合,往小了说就是人与人的调和,往大了说是世界和谐和平。人与人总是相异,事与事也总矛盾,之间的调和就是靠礼。礼是一种秩序,亦是一种社会思想,秩序是外在规范,思想则是内在的,所以礼是表里如一的表达。中国人重礼治,强调内在的自觉自发,西方讲法治,完全是外来的要求。法律只是作防止更坏的要求,不会往好的一面发展,礼的内在自觉才有这功能,所以西方也不是没有礼制,中国传统也不是不用法治,是偏重不同。尚礼则行礼者与受礼者相互调节,易成一体;尚法则执法者与犯法者彼此敌对抗争。故礼之用是和,有子说礼的功用,最贵重的就是和合,为国以礼的道理也在此,所以传统中国社会基本是自治的。
人需要和合才能成群,成群才是人的社会属性,也才是人文文化;人如果没有人文生命,只有此身体的生命,则“人之所异于禽兽者几希”?人必然存在于人群中才为其人,单独一人可以说无以为生,然衣食住行皆物质而在外,而在内者乃情感,情感才是人心相通之处,人心相通才能成群,故礼虽表现于外,实仍属于心。所以单独一人则无礼,礼是用来处群的,唯相争相扎相倾也无以成群,故礼实也在于和顺人心,故可贵。
举个例子,衣冠文物乃文化的载体,现代人穿衣服求合身,完全是个人的;传统各种场合均有制式的礼服,以求得体合礼。故现代人穿衣服以求特出于人群中为美,即使不穿也是自然美,也是求特出于人群;而得体乃求融于群体甚至环境,实是和善,可谓是人文美,善则美在其中也,真感情也在其中。而人斯为人,需在人群中来谈中成其私,若专以其私求其群之接受,最后只能各成其私,无以成群,实是本末倒置。中国文化礼之深意实有赖国人深思深究,深为体验。
古文中常用先王之道,就是以前圣王明王的做法,并不具体专指某个王某个事,现代语言可以叫传统文化。所以先王之道的最美处也即在此和为贵,小事大事都有礼的精神自然行得通。当然一位追求和合,之求和合,为了和而和,纠枉过正肯定有行不通的时候,这时候就要用礼节的节制了。所以《中庸》讲“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也。”再亲近的两个人也要有所制杀,不是纯粹和合就行得通,这种制杀就是礼,依然是一种调节调和。
现在婚姻制度快接近破产,现代人只停留在恋爱只知道和合,不知道制杀,人群社会已经连两个人都无法和合,又何以广大。这种结合和分开好像是真性情,其实正是无情,不通人心不懂人情。恋爱实视双方如一物,非占有即牺牲,而两情相通相和才能结成夫妇。换句话说,恋爱始终为个人事,夫妇始是人群事,现代人也会讲恋爱是两个人的事,结婚是两个家庭的事,既然这三五个最亲近的人都团结不了,真敢说通人心懂人情吗,换哪个人就能团结得了?就像不会游泳的人换个游泳池有什么用。人道五伦皆是心之相通情之相和,亦是人之大道,即相处之道。没有这个道自然不能相处,不会换个人就能相处的,真使可以那也是对方有道。相处之道——礼就是个基本精神。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义者宜也,合时宜合适就是义,礼的中和作用也在此。又有侠义义气之说,好像只有中国人有,外文没有这种说法,但也有这种精神,就是寄命托孤,甚至舍生取义。信近于义就是近于这种取义的精神,言必有信,舍生取义也要做到,再说话自然有人听,这样再说话才有用。可见信就是一种礼,重复说话有人听有人信,才可能与别人形成人群。
恭敬也就接近礼的精神,因为恭敬不是具体的一个动作,重点还是内心的态度,神态也自然可知。有些不善表达的人,通过其神态也可知其关心这事,这就是他的恭敬,恭敬自然就远离耻辱。这两句也可以说就是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言不合礼就不可信,动不合礼就是不恭。
因是因循或动机原因都可以,做这些事从亲近开始,慢慢也可以得到宗仰,成为宗主。就是由近及远,亲亲、仁民、爱物的过程,圣人也就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