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人卞和,偶然得璧,一献楚厉王,被砍左脚;二献楚武王,被砍右脚;楚国上下无人识宝,卞和献宝之心却始终不改。楚文王即位之后,卞和继续执着献宝,宝物终获承认,世人称之为“和氏璧”。
图片为和氏璧仿品这是出自《韩非子》书中关于“和氏璧”来历的故事。和氏璧肯定是存在的,不然也不会有《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所记“完璧归赵”的故事。但是后世人却有很多人认为卞和献璧的曲折历程,只是韩非子因为思想主张不被君王认可与采纳而编造的一个寓言,据说乾隆皇帝就如此看。
乾隆认为卞和故事是韩非子造假的确,韩非子那种怀才不遇的心情,在故事当中表露很明显。在两次被砍脚之后,卞和曾经抱着看似石头实则美玉的璞玉原石痛哭了三天三夜。当别人对他说被砍脚的人多了去了,你干嘛哭得如此伤心的时候,卞和的回答是:
“我不是因为被砍脚而伤心,我是因为明明是宝玉却被看作石头,明明是忠贞之人却被说成是说谎之人而伤心啊!”
这就是思想主张不被认可甚至被误解之后的一种哭诉。
况且,怎么会有人傻到如此地步,让人两次砍了脚,还一门心思地去献宝?再者说,这么多年,你卞和就不能自己把璞玉原石剖开,漏出宝玉吗?
如此看来,韩非子为表达思想主张而造假的可能性的确挺大。
不过,结论还真不要下得太早,这世真的不存在像卞和这样死心眼的人吗?我们还是把目光转到距卞和时代年之后,看看大明王朝的海瑞海青天的故事,回头再来讨论卞和献玉过程的真假也不迟。
海瑞海青天公元年,也就是明嘉靖四十三年,海瑞干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上疏骂皇上。他是抱着必死之心力谏的,因为他已经准备好了棺材。
果然不出所料,棺材虽然暂时没用上,但是海青天却住进了嘉靖皇帝为他准备的高级宾馆——京城监狱。
嘉靖既不说杀,也不说放,海大人就这样一直被关着。就在所有正直的人都在为海大人的命运担忧之时,海瑞却等来了一个天大的好消息——嘉靖驾崩了。
监狱的牢头满心欢喜地置办了一桌酒菜,服侍海大人吃完之后,兴奋地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海瑞,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听闻嘉靖驾崩,海瑞竟然号啕痛哭,哭到最后不仅连刚吃下去的饭都吐了出来,还吐出了黄胆汁。
海大人这是真伤心了。
所有人都不理解海瑞。你不是骂皇上吗?你不是说他昏庸无道吗?那个紫禁城里的人不是把你都关起来了吗?说不准什么时候就会要你的命啊!现在,那个你痛骂过的人已经死了,你肯定是能活命了呀!对常人来说,这可是天大的好事,高兴还来不及呢?怎么还会为那个不但恶毒而且还要害死你的人痛不欲生呢?
是的,常人很难理解海瑞此刻号啕痛哭的举动,就像他们同样不能理解海瑞骂皇帝的行为一样。
海瑞骂皇帝,是因为爱皇帝海瑞之所以敢于骂皇帝,不是因为他恨皇帝,相反,是因为他极度地爱皇帝,是因为臣子对君主无限忠诚的爱戴,就像儿子对父亲那种爱一样,这是中国儒家传统礼制思想的深刻体现,所以当皇帝犯了错误的时候,作为臣子的万分忠直的海瑞,才会不怕丢掉性命,也要力谏,同样也是因为对君父的无限爱戴,海瑞在听闻皇帝去世之后,才会痛不欲生。
在正统的儒家思想之中,君父是神一样的存在,不论对错,都不允许受到侵犯,只可以君父不爱臣子,不允许臣子不爱君父。作为深受儒家正统思想影响的以天下为己任的士大夫海瑞,当然会丝毫不打折扣地践行这样的思想。
不过,平心而论,能够完全按照这种思想行事的人毕竟是在少数,所以海瑞的行为才会让人惊奇,才会让人感觉有点死心眼。
这是明朝的海瑞,那么年前的春秋时代的楚国,自然也不会缺乏像海瑞这样死心眼一心为君父着想之人。这样看来,卞和屡次执着献宝的行为也就显得不那么离奇了。
在卞和的心中,君王是比父亲还亲的存在正如嘉靖皇帝在海瑞的心中是必须受到臣子爱戴的君父一样,砍了卞和左脚的楚厉王和砍了卞和右脚的楚武王,以及后来终于认可卞和美玉的楚文王,在卞和的心中也都是必须受到臣子无限忠诚爱戴的君父。在卞和的心里,无论君父对自己做了什么,作为臣子的卞和都会无怨无悔,丝毫不会因为君父对自己不公而怨恨君父,相反,卞和还会一如既往地千方百计地为君父谋划,希望君父能得到举世无双的宝玉。
这就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所颂扬的忠孝美德。
忠孝到达极致,便是卞和式的“愚忠”像卞和这样的人其实在中国古代不乏其人,比如那位春秋时代卫宣公的太子伋,父亲夺妻,他默默忍受;得知父亲受奸人谗言的蛊惑,阴谋在国境线上雇佣强盗要杀害自己,太子伋依然毫不犹豫地去受死……
我们可以把卞和、海瑞以及太子伋等人这样的行为理解为“愚忠”,但这就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鼓吹到极致的必然结果,也是备受儒家士人推崇的,虽然大多数推崇这种思想的人,自己未必能够做得到,但能够如此行事的人,他们的内心之中,却往往没有任何怨恨,有的甚至还是崇高的感觉。
其实真正的儒家思想并不倡导愚忠当然,世上像卞和这样“死心眼”的人,毕竟还是少数。而儒家思想的本意也是中庸之道,并不倡导“愚忠”。《礼记》中也说:
“为人臣之礼,不显谏,三谏而不听,则逃之。”
海瑞的时代,天下一统,海瑞肯定没地方逃走,但卞和的时代,邦国林立,完全可以选择去国,没必要死气白咧献玉。
不过,那个时代也有懂得变通的贤人,比如战国时代帮助燕昭王下齐七十余城的乐毅,当燕昭王死后,燕惠王即位,得知燕惠王可能谋害自己的时候,便毫不犹豫地离开燕惠王投奔了赵国,终得善终。所以说,做人在不违背大义的情况之下,还是应该懂得变通。
海瑞、卞和也许并不是不懂得变通,只是他们不愿意变通,这也是他们自己的选择,别人无权指责。
声明:本文为老钱读历史原创出品,抄袭必究!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