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八节晋与明夷之道
第三十五卦晋卦
卦图:
象辞:明出地上,晋;君子以自昭明德。
卦辞:晋,康候用锡马蕃庶,昼日三接。
彖传:晋,进也。明出地上,顺而离乎大明,柔进而上行,是以康侯用锡马蕃庶,昼日三接也。
爻辞及其象传:
初六:晋如,摧如,贞吉。罔孚,裕无咎。
象曰:晋如摧如,独行正也;裕无咎,未受命也。
六二:晋如愁如,贞吉。受兹介福,于其王母。
象曰:受兹介福,以中正也。
六三:众允,悔亡。
象曰:众允之志,上行也。
九四:晋如鼬鼠,贞厉。
象曰:鼬鼠贞厉,位不当也。
六五:悔亡,失得勿恤,往吉,无不利。
象曰:失得勿恤,往有庆也。
上九:晋其角,维用伐邑。厉吉,无咎,贞吝。
象曰:维用伐邑,道未光也。
一、卦图破解
(一)卦变与天时
《晋卦》是由《观卦》变化而来。《观卦》九五下而六四上,遂成《晋卦》。《晋卦·彖传》曰:“柔进而上行。”由此可证。《观卦》先变为《晋卦》,然后《晋卦》再变为《颐卦》。
《观卦》是消息卦,故知《观卦》及其所变之卦《晋卦》的天时为戌。“戌”代表一年当中的季秋之月,节气为寒露、霜降,戌正即为霜降日;“戌”亦代表一天当中的黄昏之时,时间在19时~21时之间,戌正即为20时整。
当其时也,天道敛藏。北斗星柄指向正西偏北,五行属金而始生水,人德重义而生智。《礼记·月令》云:“是月(季秋之月)也,草木黄落,……收禄秩之不当,供养之不宜者”。季秋之月,是分享成果的季节,就人道而言,是论功行赏,天下分封的时候。
《晋卦》的主题就是讲封赏。《序卦传》曰:“物不可以终壮,故受之以《晋》。晋者,进也。”“进”就是仕进,得位而事君。《晋卦·彖传》曰:“顺而离乎大明,柔进而上行”,这里的“柔”就是指臣子。“柔进而上行”,就是指臣子得到封赏,仕进为诸侯或公卿。《礼记·月令》所谓“收禄秩之不当,供养之不宜者”,就是指打破旧有的格局,对权位做重新调整,重新分封。这在《晋卦》中均有体现。西周克殷后,曾封纣子武庚于殷都旧地,后武庚叛乱,周公平叛后又封康侯于此,建立卫国。故《晋卦·卦辞》有“康侯用锡马蕃庶”之辞。
(二)交互卦及其内涵意义
《晋卦》的交互卦为《蹇卦》。
《晋卦》讲封赏,其历史背景就是西周初的大分封。周初大分封有很多是权宜之计,比如周武王克殷班师时,曾封纣子武庚于殷都旧地,令其统帅旧殷遗民,并以弟管叔、蔡叔、霍叔就近封于殷都周围,以便监视武庚,号称“三监”。武庚的封地被划分为三块:北为邶,南为鄘,东为卫,分别由管叔、蔡叔和霍叔监视。武王在克殷二年后死去,儿子成王诵继立,由于成王年幼,周公旦辅政,管蔡等不满周公主政,便与武庚等勾结叛乱,史称“管蔡之乱”。于是周公率兵东征,杀死武庚与管蔡,流放霍叔,接着又合并三地为卫,分封康叔建立卫国,分殷商之民,以屏藩周室。
《蹇卦》的历史背景就是周公辅成王。周王室初建,百业待举,内忧外患,加之成王年幼,不能主政,于是周公不避嫌疑,代为主政。君幼不能主政,臣代君权而生嫌隙,是君亦难臣亦难,实为两难,故《蹇卦》六二爻辞称“王臣蹇蹇”。
《蹇卦》与《晋卦》是同一历史背景和条件下的两个方面,但皆反映了政治上的两难局面。
(三)综卦及其互补意义
《晋卦》的综卦是《明夷卦》
《杂卦传》云:“《晋》,昼也;《明夷》,诛也。”《晋卦》与《明夷卦》互为综卦,互综是事物一分为二的两个方面。故《晋卦》言乎“昼”,则《明夷》言乎“夜”;《明夷》言乎“诛”,则《晋卦》言乎“晋”。晋者,进也,封赏也,诛者,灭也,迫害也。昼者,明也;夜者,暗也。《晋卦》是由《观卦》变化而来的,天时为戌,时在黄昏;《明夷卦》是由《否卦》变化而来的,天时为酉,时在日入。《晋卦》虽时已黄昏,却“明出地上”,象征政治上的光明;《明夷卦》虽时刚日入,却“明入地中”,一片昏暗,象征政治上的黑暗。政治光明,则天下封赏,贤能者得以仕进;政治黑暗,则天下无道,贤能者受到迫害。《晋卦·象辞》曰:“明出地上,晋;君子以自昭明德”。《明夷卦·象辞》曰:“明入地中,明夷;君子以莅众,用晦而明。”《晋》以“昭”,《明夷》以“晦”,一昭一晦,形成强烈的对比。子曰:“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隐。”《晋卦》如昼,邦之有道也;《明夷》如夜,邦之无道也。邦有道则仕,故“君子以自昭明德”;邦无道则隐,故“君子以莅众,用晦而明”。
君子事国,观邦之道。邦有道则自昭明德,积极仕进;邦无道则用晦而明,消积隐退,明哲保身。这就是《晋卦》与《明夷卦》的互补意义。儒学不主张愚忠,儒家以中庸之道,立君子之德,正如孔子所言: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隐。
(四)错卦及其否定意义
《晋卦》的错卦为《需卦》。
《需卦》言乎需。“需”就是指当时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社会必要的、基本的生活需求。要生存就会有基本的需求,需的本义就是天然的,必要的,基本的要求。草木要生长,就要有雨露,《需卦》之象“云上于天”,“云上于天”,雨未施也,故需。人要生存,就要有饮食,“民以食为天”,饮食是人的第一需要。《需卦》上坎下乾,“坎为饮食”,“乾为天”,故有饮食高于天之象。“手中有粮,心里不慌”,故《需卦·象辞》曰:“需,君子以饮食宴乐”。
《晋卦》言乎封赏。《需卦》对于《晋卦》的否定意义在于,封赏的目的,不在于满足最基本的生存需求,而在于巩固和维护封建王朝的统治。分封制是西周王朝的基本制度。周人征服天下后,为了加强对全国各地的统治,便大量封建亲戚,作为王室的屏藩。首先,对于殷都旧地,以朝歌为中心,划定武父以南,圃田以北,封给康叔,建立卫国。故《晋卦·卦辞》曰:“晋,康侯用锡马蕃庶,昼日三接”。描述了康侯接受封赏,数目庞大,次数频繁,应接不暇。受封获赏,以建家国;既建家国,王室屏藩;屏藩既固,王室安矣。
天下安而富有一国,何求乎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