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群友在文章中分享:因为工作变动的原因,需要快速去适应新的环境,觉得挑战更大了,因此选择了谨慎,似乎因此而成长。因而感叹:人生就是这样,只有在经历更多看到了更多,才会知道什么是生命真正的多样性,无论它是更好还是更坏,都应该及其所能地努力与珍惜。
面对同样一个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应对方法。人生正因为”多样性”而精彩,每一个“自我”,也许都诞生于此。究其根源,可能如您所说:多样性在于生命的阅历,可能因为每一份工作,可能因为每一个人。
她说她经常会做一个梦,梦见小学时班里成绩最好的三个人。两女生,一个男生,然后梦中的她,一言一行都在模仿女班长和另外一个人,在梦里,觉得这样会有安全感。她认为:自己面对一个陌生环境时,其实内心是焦虑与惶恐的。这些惶恐虽然没有表现在脸上,但却确实压抑在心里。
虽然我们坦然面对如此纷繁复杂的社会、人生,但是几乎所有人都会遇到同样的问题:“我”的选择是不是一个较优的选择。不同的参照会带来不同感受,班长和木木给你带来“安全感”的同时,也带来内心深处的焦虑。大家何尝不都如此?
正因为此,中国人总是把追求“中道”当作修身的目的:“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在如此多样的选择当中,不高不低、不上不下的“中道”当然是一个最好的选择。
在《传习录》中就有这样的记载:有人问王阳明:《大学》中关于“有所忿懥”那段话的道理。王阳明回答:诸如忿怒、恐惧、好乐、忧患等情绪,人心中怎会没有呢?只是不应该有罢了。一个人在忿怒时,较容易感情用事,有时会怒得过分,就失去了廓然大公的本体了。因此,有所忿怒,心就不能中正。(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大学》)
但达到不焦虑、不发怒、不恐惧的状态,是一件很难的事。这些情绪的来源可能正是我们对整个环境、情况判断的不确定性。人生是多样的,但是没有人能够穷举这些多样性,因此也无法真正寻找到所谓的“中道”。没有了边界,何为“中道”?
“中道”可能更多是一种辩证的方法。万事万物都是运动的,在这样连续运动之中,每件事物的本身就蕴含了自我否定的元素,每一件事物都是矛盾的对立统一体!既是,又不是;既否定,也不否定;无过无不及,这也许才是准确描绘运动中事物的方法,也是我们的应对方法。这可能就是《大学》中描述的“中道”了。
即使是现代人,这样辩证的思维也很难把握,中国人善于用“意像”表达深奥的哲学思想。所以《中庸》中有这样的描述:“喜怒哀乐之末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人的内心没有发生喜怒哀乐等等情绪时,称之为中。发生喜怒哀乐等等情绪时,始终用中的状态来节制情绪,就是和。用人类的情绪,人类面对万事万物的反应,来形象的描述“中道”,是一种“意会”。
喜怒哀乐等各种情绪,是我们的神经系统面对多样性的外部环境,一种自然而然的反应形式,克服神经活动中的各种情绪,坦然面对多样化的人生,就是一种“勇敢”。
这位群友,在文中最后说到:勇敢的面对生活,勇敢的面对生活中的多样性,珍惜、勇敢和坚持。我想这才是她送给每个人最好的礼物,在心怀感激的同时,也祝愿所有朋友都能寻找到让自己内心笃定的锚点。坦然面对,勇敢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