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原是《礼记》四十九篇中的第42篇,抽出来后独立成书。现在学术界比较认可作者是战国初期的曾参。
作为流传江湖两千多年的逍遥派,《大学》跟他同门师兄弟都是过来人,啥风风雨雨起起伏伏都经历过。
自打西汉时老董(董仲舒)独尊儒家之后啊,儒家旗下产品的名声蹭蹭往上涨。整个至汉唐以来,一批儒学大佬从各个方面纷纷发力,将儒学及其经典推上一个高度,比如韩愈就把《大学》这篇内容推为“很重要”。但我们要知道,宋代以前《大学》这内容是一直从属于《礼记》的,直到宋代二程兄弟把它抽出作章句、朱熹大哥又给它集注之后,《大学》才开始和其他三部书平起平坐(《中庸》、《论语》、《孟子》),合称为“四书”。
章句:章,诗文意义具全的一个段落。句,语意完全的词组。分析文字的章节与句读。集注:先集合众家对某部书的注释,再加上自己的见解。如《四书章句集注》
后面的事情就好知道了。元朝开始就明确规定科举考试得用朱熹大哥的书。明清什么八股文啊都要考四书五经了,《大学》的地位肯定稳当得很。即使到了现在,随着阿中哥的崛起,传统文化逐渐复兴,传统儒家经典的地位也在慢慢凸显。
那么这里还有一个问题,这《礼记》第42篇就《礼记》第42篇呗,好好呆在《礼记》之家不好吗?为什么非得单飞出去“另立门户”自成一书呢?还成为四书之首???
但凡我们一想,就会发现,这第42篇一定有他的过人之处。
《大学》全文不长,字左右,只算一篇散文。然而就是这样一篇散文,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系统的概括了儒家思想。
简单看,按照以上解释,《大学》阐释的是儒家的人生哲学和政治纲领,我认为已经囊括了下面三本书,至少是一篇有概括性的文章,而且古人认为啊,这篇散文的第一段是孔子老先生亲口说的话!后面都是对第一段的解释,自然身价什么的又抬上去了。
接下来我们看看各位大家对《大学》的点评:
程子程子:“大学,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
译文:告诉你,老孔,我认识,他的,不会错!
郑玄郑玄:“名为《大学》者,以其记博学可以为政也。”
译文:大而博者,在此精悍。
孔颖达孔颖达:“此《大学》之篇,论学成之事,能治其国,章明其德于天下。”
译文:孔夫子是,我太太太太太太太太祖宗。
孙中山孙中山:中国政治哲学谓其最有系统之学,无论外国任何政治哲学家都未见过,都未说出,为中国独有之宝贝。
译文:别问,问了就是我读过。
OK,《大学》这本书大概就先这么整体介绍一下,接下来我会跟进我的读书笔记和搜集的相关资料。不急,慢慢来。后面干货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