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接着来聊聊《中庸》里的这一句:
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意思是说:中庸是最高的道德标准了吧!可是人民却不能长久的实行中庸之道。
‘中’是大本。‘庸’者用也,也就是用‘中’。前面我们讲过,用‘中’就是“发而中节之和”,所以‘庸’也就是‘和’。
《中庸》里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中’是根本,是“天命之谓性”,是未发时“寂然不动”的‘性’,所以是“大本”。
‘和’是“率性之谓道”,是遇事时“感而遂通”的已发状态,但这个已发是循理而发,所以还在依循‘中’,所以是“发而皆中节”。
中、和是人人生来就有的,然而,常人之心有私欲蒙蔽,他的本体虽时刻显现,所以时明时灭,非心的全体作用。
无所不中,然后为大本;无所不和,然后为达道。唯有天下的至诚,方能确立天下的大本,大本立而达道行。
所以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换言之,只要掌握了“中庸”,就能掌握天地万物,也就是悟道成圣,然后就能知晓万物的妙用,就能具有佛家所说的“般若智慧”。
所以才说「中庸其至矣乎?」,因为中庸是“大本、达道”,所以为‘至’。
儒家是非常重视中庸的,‘中’是道之本体,所以不要再把中庸理解为佛系心态,更不要认为中庸是墙头草,两边倒。
为什么说“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购买专栏解锁剩余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