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所谓中庸之道就是做老好人吗

日常语言中,人们常把“中庸”理解为无原则,和稀泥,性格懦弱,主见不强的人,也常常被贬称为和事佬、老好人。那么,孔子所谓“中庸之道”就是做老好人吗?

“中庸”一词最早见于《论语·雍也》,但孔子并没有对中庸做过确切的解释,只是笼统地说它是至高的德行,并且感慨民众中很久没有了。后世儒者大都根据自己的理解予以阐释。相传孔子的孙子子思,忧虑儒学失传,于是著书《中庸》。到宋代,理学家朱熹在《中庸章句》中对其做了解释:“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庸者,平常也。”意思是,没有过分和不够的,不偏不倚的平常道理就是中庸。

朱熹死后,《中庸》被列为“四书”之一,成为古代读书人的必读书因此,朱熹对中庸的解释影响深远,以至于后人将“无过无不及”的中庸之道片面地理解为折中主义和矛盾调和主义。

其实,翻看原典,儒家所谓“中庸”主要有三种基本内涵:适度、和、时中。适度并不是无原则的迁就,而是以“礼”为原则的节制。孔子并不提倡折中主义,而且十分反感那些毫无原则,不分是非,伪善欺世,不得罪人的好好先生,称他们为“乡感”,认为这些人是败坏道德的“德之贼”。和,即不同事物之间相互补充、调剂,从而达到总体和谐的状态。

在孔子看来,“和”与“同”有本质的区别,“同是无矛盾、无差别,完全致,而“和”则是求同存异,它允许差别与矛盾的存在,是对复杂事物的总体认知和把握,是各方协调、平衡的结果,不可能是任何方无原则的认同或妥协。

毫无原则趋同他人的人,不过是“同而不和”的小人,真正的君子是“和而不同”的。时中,是子思对孔子中庸思想的进步发展,“中”有“合适、恰当”的意思,“时中”就是随着时势的发展而灵活变通。

总之,中庸之道不是数学上的求平均值,更不是当好好先生,和稀泥,而是恰如其分地面对现实社会的种种矛盾,不苟且,不浮躁,不走极端,审时度势,进退有度,从而达到和谐统一的最佳状态。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49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