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说文解字系列之六说孚

中科白癜风医院好吗 https://wapyyk.39.net/hospital/89ac7_comments.html

前文说过,“复”是达到“诚”的必由之路,说到“诚”,就不得不说到《周易》的核心思想:“孚”。“孚”不仅与“复”字本通,而且也和“诚”有相同的含义:“信”。《说文》曰:“孚,信也”,又说:“诚,信也”。可知“孚”和“诚”皆有“信”之意。

古文孚字

(一)“孚”即是天行之“信”

《尔雅》曰“孚,信也”。“孚”有“信”之意,但这个“信”字应该怎么理解呢?

《说文解字》注曰:“鸟之孚卵,皆如其期不失信也。”认为“孚”的本意是鸟儿孵卵,因为鸟儿孵卵都能如期孵出小鸟,“不失信”,所以后来引中出“信”的意思。

如此说来,“信”的意思就是象鸟儿孵蛋样遵守一个周期性的规律(“如其期”),周期到了蛋里定会解出鸟来,周期不到,小鸟就必定不会破壳而出。

“信”“的周期之意使我们联想到那“周行而不殆”的天行。事实上,吉人也是用“信”来描述天行的。《吕氏春秋》就说“天行不信,不能成岁”,将“天行”与“信”联系在一起。这里的“信”,指的就是遵循一个周期性的规律。

《鹖冠子》也说:“日信出信入,南北有极,度之稽也:月信死信生,进退有常,数之稽也”,日月运行和天行一样,皆遵循着固定的周期循环往复,“如其期,不失信”也。

《彖》曰“终则又始,天行也”。天行的这种终而复始,同样被用于描述那“信死信生”的月亮。战国时期的楚简《凡物流形》中就说:“百物不死如月,出则又入,终则又始,至则又反”。由此可见,月亮的和天行的“终则又始”,共同点就在于遵守一个周而复始的周期,“信”。

信死信生的月亮和周而复始的天道

(二)孚即是“诚”

《周易》中的“孚”字出现时,多作“有孚”。“孚”而可以“有”,则可见它是一个名词。“有孚”,实际上就是“有诚”。

“孚”者,信也。“信”和“诚”两字是可以互换的。《鹖冠子》中所说的:“日信出信入”,在另外一章中就写作““日诚出诚入”。因此,孚有诚之意。

“孚”字《诗经》里面也有几处运用,比如《文王》里面说:“仪刑文王,万邦作孚”:又如《下武》中说:“永言配命,成王之孚。成王之孚,下土之式。”这些诗里的“孚”字,意思也都是诚。

我们说过,“诚”是思孟学派所推崇的至高品德,所谓“诚者,天之道,诚之者,人之道”。同样,《周易》的作者也将这个“孚”视为君子的崇高品德,在全书最后一卦《未济》中写道“君子之光,有孚,吉”,将“孚”视为是君子之光。有孚为何就会有光?《庄子》云“内诚不解,形谍成光”,君子之光,来自于内在的“诚”。

三、孚即是中

《周易》有一卦,名为“中孚”,而在清华简《别卦》中,这个卦名直接就写作“中”,把“孚”字省略掉了。巧的是,扬雄作《太玄经》时参考《周易》卦名拟制“首”名,其中参照《中孚》这卦所拟的“首”名,也叫做“中”。

这是不是意味着,“孚”与“中”在某方面有着相同的含义,因而也可以视为中呢?我们认为这是极有可能的。这还要从五行说起。

在解析“爻”字的时候,我们曾经判断,“五行”的观念早在创造“爻”字的商代以前就应该已经存在了。

有些学者限于材料缺乏,认为“五行”学说不可能出现在战国以前。然而荀子在《非十二子》中批判思孟学派的代表人物子思和孟轲时,却说他们是“案往旧造说,谓之五行”,可见对于战国时候的子思而言,五行已经是“往旧”之说。

那么,思孟学派的五行旧说是什么样子的?

杨惊注《荀子》时说:“五行,五常。仁义礼智信是也”。郑玄注《乐记》的“道五常之行”,也说“五常,五行也”。

可见,思孟学派的五行,实际上是五常,也可以说是五德。它们分别是仁、义、礼、智、信。这五种德,与五行中的水火土金土有着一一对应的关系。

郑玄注《中庸》时就点明了五常和五行的对应关系是“木神则仁,金神则义,火神则礼,水神则智,土神则信”。

根据郑玄注文及《洪范》,思孟学派的“五行”与五常(德)的对应关系是:

东方为木,其德为仁,其数为三

南方为火,其德为礼,其数为二

西方为金,其德为义,其数为四

北方为水,其德为智,其数为一

中央为土,其德为信,其数为五。

按照思孟学派的五行说,位居中央方位的德,就是“信”!

信者,诚也。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思孟学派的经典《中庸》中,会将“诚”作为最高的品德,因为在他们的五行学说中,与“中”这个方位所对应之德,就是信,也就是诚!这就难怪《中庸》会说,诚者能够“不勉而中”,“从容中道,圣人也”。

有人会问,我们刚刚不是在说《周易》吗?怎么突然间说到思孟学派了呢?

这是因为思孟学派所提出的五行(五常)学说,与近代一些学者们批判的《周易》“四德”学说太像了。

所谓“四德”,就是将《周易》中乾卦的开篇四字“元亨利贞”与四种德行相匹配。《左传》载,襄公九年,穆姜在解读“元亨利贞”四字时,将它们与“仁”、“礼”、“义”、“正”四德匹配。易传《文言》中,则将此四字与“仁”、“礼”、“义”、“固”四德相配,此外还有将元亨利贞与春夏秋冬、生长收藏相匹配的做法,不管是哪一种说法,它们与思孟学派的五行学说无疑是非常一致的,唯一的不同就是缺少了五行学说里“中”这一行所对应的德。巧的是,在近年发现的郭店楚简中,我们看到了思孟学派的《五行》,篇中不仅讲了五行之德,也讲了四行之德,“德之行五,和谓之德。四行和,谓之善。善,人道也;德,天道也。”也就是说,只具备仁义礼智这四德,只能称为人道,只有具备了“诚”或者“信”这居中之德,五行齐全才能叫做“天道”,或者说天行。更巧的是,思孟学派的《象》传将乾卦解释为“天行,《健》”,把这个卦视为天道之象。

那么,有没有可能,《周易》的作者在乾卦的开头写下“元亨利贞”这四个字,确实也有与天道和五行匹配的这个构思设定呢?如果有,缺少的这个“中”之德,与它对应的字又应该是什么呢?

“中孚”这个卦名,似乎已经告诉了我们答案《周易》中与五行之“中”位相匹配的德,就是“孚”,相当于思孟学派中与“中”这一行相配的“信”或者“诚”。妙的是,“孚”、“信”、“诚”这三个字本就是同义词,更妙的是,乾卦的卦名,不论作“建”还是作“乾”,都有着“建中”之意!《周易》作者在这个卦名之下列出“元亨利贞”四字来对应五行中的东南西北四方,难道没有凭借斗建来“建四时,均五行”的构思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58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