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读论语87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道

力克宁补骨脂白斑抑菌液 http://www.leirenbang.com/zx/2022/1112/237590.html
力克宁补骨脂白斑抑菌液 http://www.leirenbang.com/zx/2022/1112/237590.html
「泰伯篇第八」7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曾子说:“从政人士与文化人士不可以不弘道,不可以不坚毅。任重而道远啊!以仁道为己任,责任能不重吗?行仁终生不辍,道路能不远吗?”“士”,一指古时次于卿大夫的阶层,一指古时的读书人。此处应是对以上两者的统称,泛指各阶层的从政人士与文化人士。以下简称“士人”。“弘”,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故此处当指“弘道”。“毅”,坚毅。“任重而道远”,比喻责任重大,需要长期努力。现代也常见用,可不译。“仁”,此处指仁道事业。“死而后已”,即终生不辍,至死方休。何谓“仁道”?《孟子》云:“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中庸》云:“万物并育而不相害”;《大学》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可见,儒家的“仁道”,始于“亲亲”,进于“仁民”,终于“爱物”。也就是说儒家的“仁道”,其宗旨就是万物相善而不相害,其目标就是行之而“止于至善”。政治决定整个国家的治理效果,文化影响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要想使社会走向和谐安定,士人就必须要依万物相善而不相害的宗旨而行,也就是要以“弘道”为使命。由于人性中善恶间杂,要做到万物相善而不相害,就需要抑恶扬善。要抑恶扬善,从政治层面就是要完善制度设计,使民难以为恶,是为法治;从文化层面,就是要弘扬正知正见,使民自觉向善,是为德治。法治与德治相辅相成,是为儒家的礼治。但人类经过数千年的努力,至今也仅是在法治层面小有成就,而在德治层面则无所作为,因为当今世界仍然是非不分、正邪不辨。由此可见仁道事业之艰难。何况仁道事业的目标还在“止于至善”,怎能不任重而道远?因此,士人必须要有坚毅的品格,才能够行仁不辍。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60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