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学界认为《大学》第一章属于「经」,源自于「孔子」。
经过我们用「源头甲骨文」字义解读,发现《大学》第一章确实属于「经」,而且是一部独一无二的、非常适合现代人学习的「经」。
但是,这部「经」并不是源自于「孔子」,而是源自比孔子更早的「上古文本」。
从传世本《大学》的整体来看,第一章内容非常地系统、完整、独立,语感丝滑,结构顺畅。
而之后的内容,作者是明显在不了解第一章「源头甲骨文」字义的情况下,结合当时的知识背景、社会常识以及孔子言论,用常规字义进行了尽可能地注解。
这样的注解,与第一章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从这个角度来看,传世本《大学》第一章,在历史上,就从来没有被儒家学者真正认识过。
今天因为破解了「源头甲骨文」,才使古本《大学》重新被我们认识。
其实,无论是古本《大学》,还是传世本《大学》,其中,并没有孔子对「心智系统转换」的直接论述。
孔子对「心智系统转换」论述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中庸》里。
从这一篇开始,我们就将为大家解读《中庸》。
在正式开始解读之前,我们先要为大家解读「中庸」二字。
因为学界历来把「中庸」二字解读的重心落在「中」字上,认为「中」是「不偏不倚」的意思。
这其实是一个误解。
「中庸」二字都是「源头甲骨文」字义的字。
孔子所说的「中庸」二字,虽然在当时已经是常规字义的字,但是,这种常规字义是从「源头甲骨文」引申、演变过来的,因此,依然保留着「源头甲骨文」字义的内涵。
我们要真正理解孔子所说的「中庸」内涵,就必须首先要了解「中庸」的「源头甲骨文」字义。
「中」字我们在之前的文章中曾经多次讲过,我们会在文中再简要回顾一下,现在我们重点来解读「中庸」的「庸」字。
「庸」字是理解「中庸」的关键所在。
一、「庸」字的「源头甲骨文」字义分析上图,是甲骨文「庸」字。
甲骨文「庸」字的造字,采用的是上下结构。
甲骨文「庸」字上半部分的造字主体,是一间「屋子」的图示。
在这间「屋子」的「屋顶」上面,有一个上下颠倒的「大」字,从「屋顶」头冲下插入「屋子」内。
甲骨文「庸」字上半部分的这幅图示表达什么意思呢?
在「源头甲骨文」造字中,「屋子」是有特定涵义的,表示的意思是:
「真正的我」、「隐性人体」以及「显性人体」,摆脱「重叠结构世界」,回归到那个更大的「隐性世界」之前的「终极位置」。
购买专栏解锁剩余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