歪解老子:是极端主义的鼻祖,还是破解极端主义的推手?(之二)
四
直线的两头称为端。偏执一端到了极致,则是极端。在暴力的天平上,老子崇尚非暴力,已经超出了常规,处于一端。而法家崇尚暴力,则在另一端。儒家强调守中,中庸之道,似乎成为二者之间的一个平衡。从三家的来源来看,似乎是同出一脉。
老子达到极端目标的路径,是由一个个不极端的行动所构建而成?
读《道德经》,就会发现并非如此。老子是要从一个极端跳到另一个极端—一个看似与达成目标完全相反的行动。
因为他意识到,自己所预设的所谓目标,一般人是达不到的。而要达到,从常规的思维来看,用暴力的极端手段是极有可能的——信心爆棚的诸侯们正在践行。见到太多的血腥,老子则另辟蹊径,希望走相反的非暴力之路。
在承平年代,这是灵丹妙药。在动荡的年代,则会死无葬身之地。
五
极端主义,可分为两类:积极极端主义,消极极端主义——当然,这是极端主义研究中的另类分类。
积极极端主义是行动的极端主义,具有攻击性。而消极极端主义,非行动性的,对社会是无害的。
与积极的极端主义相对照,尽管是完全相反的两极,但二者是相通的。消极极端主义,只是将所有的行动都收敛于自身,企图从思想上消除所有行动的障碍,而不是在行动中消除所有行动的障碍。
消极极端主义以中国的老子思想最为典型。老子云:“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道德经第七十三章》)。老子的这句话,道出了消极极端主义的精髓,是几千年来中国人理解所谓“勇敢”一词意蕴的一个独特样式,并成为中国人人生底色的标配。或者说,它已经成为几千年来中国人的墓志铭。
老子被中国道家奉为鼻祖。一般来说,道家们所信奉的思想及其衍生出来的行动,从总体上来看是无害的,也为人们特别是士人所推崇。比如,“上善如水”、“天长地久”等,为世人所奉为圭臬。
但是消极极端主义追求的极致,或者说消极极端主义所培养出来的徒子徒孙们,一旦改变了自残式行动力量的指向,对社会的攻击也将是毁灭性的。
对于消极极端主义者来说,他们在理性的比对之中消除自身的戾气。如老子连珠炮似地发问:“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道德经第四十四章》)
当然,老子是追求的是“长久”。假如失去思考,就会陷于迷茫之中,破坏性行动将会是其重要的出口。
消极极端主义者,其目的是为了得到大道。其方式较为独特:“清静为天下正”(《道德经第四十五章》)。当成就不了“天下正”或者说当信奉的清静的理想破灭了之后,破坏性的行为也可能产生。
老子所推崇的解决方式,则是回归内心的关照,弃绝行动,并知足。即“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道德经第四十七章》),“故知足之足,常足矣”(《道德经第四十六章》)
消极极端主义思想与积极极端主义思想之间有一道鸿沟,但并不是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
二者行动上的方向似乎正好相反,然而二者之间却是曲径相通。一旦达到一定的条件,二者趋于同一。消极极端主义的破坏性能量,有时候甚至远远超出积极极端主义的行动所造成的破坏的能量。
消极极端主义,与积极的极端主义,只有一纸之隔。因为消极极端主义持续过久,其能量聚集的也必然多。但对于社会来说,则会解除防范意识。其一旦爆发出来,能量被释放,很难控制得住,损害的范围和烈度也无与伦比。在政治领域尤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