拙读论语第三百三十七篇论与狂者和狷者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间医院好 http://pf.39.net/bdfyy/bdfjc/150316/4591440.html
原文: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主流译文:孔子说:“找不到言行中庸的人交往,那一定要交往到狂者和狷者!狂者勇于进取,狷者绝不肯做坏事。”拙的译文:孔子说:“不能与行中道者交往,也一定要与狂者和狷者交往。狂者积极进取,狷者保守退缩。”拙的体会:本篇拙一直没有理解到自己觉得贴切或满意的意思。看了很多大家的表述,都觉得不是很合自己的意。或许还真是理解不了吧。思来想去,暂且当以下为体会理解吧。不得中行而与之。中行,很多理解成行中行之道者,即中庸之道。这可以理解。但是与之,有的理解成教育传授,有的理解成交往。这里理解成交往好一点。另外狂者,就真的非常难理解了。一般理解成志向远大,积极冒进的人。就是不明白,为什么要用这个狂字来表述?按说文解字,说这个狂字,是集群性动物争夺王者之位,是动物朝着目标飞奔而去的意思。那么这个狂者,就可以理解成为激进者了吧。还有就是狷者,说是独善其身,拘谨无为之人。说的是这种人很讲道德,只考虑自己的道德,不冒险去做事情,怕有损于自己的德行。也可以说是非常保守之人。孔子在这里说了三种人,第一种是中行者,第二种是狂者,第三种是狷者。最理想的是中行者,当然这种人非常少,几乎没有。退而求其次是狂者与狷者,即一个是冒进之人,一个是保守之人。但是这两种人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品德都是有讲究的。问题来了,为什么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与这两种人交,又有什么不同而好的呢?难不成不是狂狷者,就不及与其交的好吗?这是实在想不通的。后来只得以下一点体会,而且还觉得很不通达。与狂者与狷者交,大概是能很容易判断和把握行中道之法吧。就像之前公西华问的“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孔子是考虑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相对的,这里也一样,狂者冒进,所以可以对照退之;狷者保守,所以可以对照进之。这样,也非常有利于自己行中行之道,也很易容很明显去帮助这两种人行中行之道。实在理解不好。那些大家们讲的,感觉也不完满,反正理解得不舒服。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67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