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接闺女放学回来的路上,闺女郑重的向我推荐了一篇文章,韩寒的《杯中窥人》,说难怪能拿到一等奖,写的真的太好了!今天拜读了一下。全文字,现场情景作文,1个多小时完笔!
文章以人性开头,想起鲁迅先生阐之未尽,想必是对鲁迅先生文笔了如指掌。人刚出生好比那团干布,从南宋《三字经》说起人性之初,从《杂文报》《文汇报》讲到作者的郁愤和中国人品性如刚,“君子固穷”。由此联想到李白,大概李白的《嘲鲁儒》可见一斑。
布块浸水,撑足杯子,说起中国人向来奉守的儒家中庸和谦虚之道,钱钟书不然,可怜了他的导师吴宓、叶公超被贬成“太笨”和“太懒”。(孔庆茂:《钱钟书传》及《走出魔镜的钱钟书》)可惜后来不见有惟我独尊的傲语,也算是被水浸透了。唯李敖尚好,《李敖快意恩仇录》更妙,如“胸怀大陆,志留台湾,露骨卡好,何必盖棺”。
坦言,中国做个直言水平的人实在不易,明万历曹臣《舌华录》是个笑话集,里面尽是一些不谦虚人的轶事。胡适若还在,不病死也得气死!布吸满水,摇摇欲坠,过分浸在社会的结果一犯罪。古罗马人的先知,拉丁文里有个词叫“Corpusdelieti”,解释为“身体、肉体”与“犯罪条件”,可见罗马人早认识到肉体即为犯罪条件。
韩寒
全文引经据典16处,涉及中外古今,所用之处恰到好处。以杯中之布为引,抨击中国的一些传统文化观念,观点鲜明,词语华丽。作者写作时候只有16岁,阅读之多之广,知识储备之丰富,令人感叹!
《人世间》的作者梁晓声老师的《读书是最对得起付出的一件事》中说,书籍带给我们的世界,是深度联结、深度融合的世界。我们在书里可以和孔子深度畅谈、和李白把酒言欢、和爱因斯坦聊聊宇宙、和苏格拉底谈谈人生,我们足不出户就可以到巴黎享受艺术的浪漫、到埃及感受金字塔的神秘、到南极领略极地的风情、到外太空触摸宇宙的无垠。
他在书里一遍又一遍地向青年们呼喊着:读书吧!这是最值得的事,也是最好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