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问:“中庸到底是什么意思?”看了好几种回答,总觉得是飘在上面,不能落地。其实,国学经典里的很多话语,别想得太复杂了。修身其实就在日常生活中。《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这里的“中”是指超越任何情绪状态。“和”是指任何情绪的出现都能够恰到好处。而“庸”的本义就是用、功用的意思。“和”为“用”的最佳状态。因此,通俗解释“中庸”,就是做任何事,都能不受任何情绪左右,做到节骨眼上。“喜怒哀乐之未发”的中态,体现一个人的福德。看一个人有没有福德,就看那个人淡不淡定,冷不冷静。如果情绪化太重,就很容易做错事,多少福德都要被它糟蹋掉。“发而皆中节”的庸态,体现一个人的智慧。做事总是恰到好处,令人放心,就是一个有用的人才。“熊孩子”往往就是“发而不中节”,专给人舔麻烦的人。从一个人的中庸状态,大致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前程。既中既庸者:福慧俱备的人。他们往往是人生赢家。他们的中庸状态决定了他们有一个清净而强大的人生。他们就如同生活在人间天堂。不中不庸者:无福无慧的人。他们的行为很受情绪影响,又不够聪明,常常不能办成事。这样的不中不庸状态,往往导致他们郁闷而又无能,是强大的负能量载体。他们就如同生活在人间地狱。中而不庸者:有福无慧的人。他们看起来似乎很冷静、很可靠,但实际上就是糊涂蛋一个。若是错看此人,给这样的人委以重用,那叫做坑你没商量。当然,这并非是他们不想做好,而是能力真的有限。这种人生状态的人,实际上是很危险的。由于他们没有智慧,很容易堕落成为“不中不庸”者。譬如说,由于缺乏智慧,又机缘不好,在经历了一系列的失败后,这类人是很容易丧失信心,从而连原来的那点冷静和淡定也丧失掉,堕落成为无福无慧的不中不庸者。他们的生命状态往往是走下坡路的,就是越过越辛苦的那一种。不中而庸者:无福有慧的人。这类人虽然很情绪化,但是有一些聪明才智,能做好事情。这种人生状态的人,其实也是有上升空间的。如果他们有舞台,能够发挥聪明才智,事业的成就也能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在此基础上,如果能进一步修身养性,看淡人世间的是非与得失,则自然福德上升,成为福慧具备的中庸者。他们的生命状态往往容易向上走,是越过越幸福的那一种。四种人生状态并非是一成不变的。懂得中庸之法,就能以此调整自己。好状态能保持,坏状态能扭转。改变命运,智慧比福德更重要。没有福德,智慧能帮助开启福德。但如果没有智慧,最后那点福德也会被自己蠢死掉。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68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