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这段时间我时常在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儒家的道究竟是什么?或者说儒家所追求的终极境界,到底是什么?
因为在传统文化当中,儒、释、道三家可以说是最为主流的学派。而在这其中,道家讲究无为,佛家讲究放下。这两种理念,都可以说是出世之学的代表。
可问题是人生在世,又有几个人能够真正的超然物外呢?所以我们必然还需要一种,更加深入世俗的学问。而儒家的思想,则正好满足了种需求的本质。
尽物之性,可以让这个世界上的一切,发挥它本身所具备的作用。而尽事之性,则可以让整个世界按照最佳的状态去运行。
今天我们要聊的古籍就是儒家的大道。在此之前,我们对佛家和道家的理念已经进行过一些深入的解析。
可唯独对儒家一直没有什么接触,但是正所谓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今天我们就把这个不足给它补上。
带着大家一起穿越时空,探索儒家修行的终极境界。
开启大道之门随着时空隧道的闭合,你穿越到了春秋末年的鲁国边境。此时的孔子正在水边垂钓,他见你衣着怪异,且脸上带着迷茫之色。
于是便开口询问你心中有何疑惑?
你告诉孔子自己这些年拜读了诸子百家的许多著作,同时也学习了很多玄之又玄的思想和理念。
但却依然不知道应该如何对待自己的人生,结果一直过得庸庸碌碌。所以现在很想知道,究竟有没有一种道,能够真正作用到现实的生活当中。
孔子闻言并没有急着回答你的问题,而是指着自己手中的鱼竿说道:
你觉得人只要拿着钓杆,就一定能够钓到鱼吗?你说那可不一定,这要看这个人懂不懂钓鱼的方法了。
孔子点了点头,你说的没错。其实你之前所知晓的那些道理,好比我手中的鱼竿。
你之所以过不好自己的人生,并不是因为那些思想和理念本身有问题,而是因为你不懂得如何去运用它们。
这就如同古人悟道一样,他们所追求的终极境界。
不仅仅是知晓大道的真相,而是为了能够将自己在大道中所体悟的智慧,运用到人生当中,如此才能真正做到天人合一。
听到这里你顿时来了兴致,于是接着问孔子,到底怎样才能达到他刚才所说的这种境界呢?
而孔子则告诉你,只需持守中庸之道即可。
中庸?你有些不明所以。
因为对于这两个字,你之前也经常听人提起,但却从未觉得有什么内涵。然而接下来孔子的一番解释,却仿佛为你打开了一片新的天地。
他告诉你中庸其实包含着两层意思,分别意味着对于大道本体的认知,以及对于大道规则的运用。
就像是自上古流传的河图洛书一样,河图为体,洛书为用。
其中体是静态的本质,以客观的形式存在,而用则是动态的变化,以运动的形式呈现。所以说你要想知道如何去运用大道?那么首先就必须得了解,客观存在的本源和真相。
而当你知晓了它本质和原理,自然也就能够在千变万化的世界中,从容的去运用。
听了孔子的解释,你变得更加疑惑了,知晓原理,难道我此前知晓的原理还不够多吗?
可为什么还是无法运用呢?
然而孔子却告诉你,你之所以无法将那些道理用在自己的人生当中,其实最本质的一个问题,就是因为你不知道,人的生命与大道之间的关联。
人与大道此时此刻,你感觉有些不太理解,因为在你看来,人是由父母所生,父精母血相互交融,然后孕育出了生命。与所谓的大道,似乎并没有什么联系。
可孔子却摇了摇头,发出一声叹息:
你所看到的只是物质交合的假象,而非宇宙大道的本来实相。
其实人和物我都来自同一个源头,那便是大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句话你应该也有所耳闻。
你疑惑的点了点头,表示自己确实听过,但却一直不明白其中的内涵。
接下来孔子为你解释,所谓道生一,便是指大道是这个世界唯一的源头,是万事万物共同的根源。
而大道的本体就是先天一气,它是构成所有物质的原始能量,你也可以把它理解为世间万物的原始形态。
而在先天一气当中,就包含着一种虚无的性。
就像这个世界上的每一种事物,都有自己独特的属性,而在先天一气这种原始能量当中,也存在着一种最为原始的属性,即生之性。
大道有体有性,就是一生二的道理。
不过在这种状态下,大道的体和性都还是静态的存在。其中体为实,性为虚,共同构成了大道的本相。
然而随着虚实一动,他的形体和属性就会发生转变,于是也就衍生出了第三种状态。
世间万物就是在这种变动之下所产生的,所以说包括人在内的一切事物,究其本质都是大道的一部分,都是从那种原始的形态转变而来。
而这些事物之所以会各有各的形态,其实也不过是大道的体和性,呈现出了不同的状态而已。
这就像你所看到的水,虽然从本质上来讲,天下间所有的水都是同一种物质。可是在不同的环境当中,也会呈现出不一样的状态。
比如有些地方的水流的湍急,而有些地方的水就流的平缓,有些地方的水是浑浊,也有些地方水质清澈,这个道理对应在人的身上也是一样。
但与此同时,你的心里也有些疑问。
听到这里,你感觉自己的认知似乎受到了颠覆,没想到两千多年前的古人,对于世界的了解,居然能够达到如此深刻的地步。
但与此同时,你的心里也有些疑问。因为既然人就是大道的一部分,但为什么你却从来没有感受到过所谓的先天一气呢?
对于这个问题,孔子给出的回答是:
你虽然听懂了他刚才所说的道理,但却并没有看透自身的本质。
他说你以为人的本质,就是物质的身体和虚无的意识,可是你却从来没有思考过,身体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意识的本质又是什么呢?
想明白这个问题,你就能够知道大道究竟藏在哪里了。
你顺着孔子的思路继续说道:
按照您刚才所说,身体的本质是物质,而物质的本质应该就是先天一气。
而至于人的意识,其本质应该就是先天一气当中,所包含的那种虚无的性。
听了你的理解,孔子点着头说:
看来你已经找到生命的本质了,人的生命之所以存在,就是因为这股先天一气的存在,你之所以有自己的思维和意识,就是因为这股先天一气,蕴含着属于自身的性。
这就是人的性命之源,也是中庸二字当中所讲的中。
此刻你瞬间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原来中的含义就是指一件事物或者一个人的本质与本性。
那么按照这样的思路推导下去,中庸的庸应该就是在讲如何发挥运用,这种本质和本性的道理吧?
中庸之道这时孔子站起身来,拍了拍身上的灰尘,同时也认可了你的说法。了解事物的本质是为了更好的发挥他的作用,了解人的本性也同样是为了让一个人达到最佳的生存状态。
而这其中的精髓就在于一个庸字。
庸?难道最佳的生存状态就是让人平庸吗?
孔子说非也。
应该叫做平常,或者你也可以理解为这个世界的常态。世界的常态?你陷入了深深的思索。
孔子见状又开始接着指点你:
世界的常态,其实就是大道所呈现出来的状态。
听了这句话,你顿时恍然大悟,大道的状态,不就是老子所说的道法自然吗?
可是对于人来说,究竟怎样才算是自然呢?
到底是无所作为,还是为所欲为呢?
然而孔子却告诉你,都不是!
真正的自然,要尽人之性。
听闻此言,你又开始疑惑了,尽人之性,那不就是为所欲为吗?
孔子摇了摇头说:
为所欲为是以欲望为根本,而尽人之性是以本性为根本。欲望往往都是偏激的,是不切实际的,因为它是受外在的影响而产生的。而本性却是真实的,是不变的,因为这是你生命当中本来就存在的。
跟随欲望的人,就好像是明明在楚国赶路,但他却偏偏误以为自己是在秦国,于是便拿了一张秦国的地图,结果怎么走都找不到对的方向。
如果有一天他清醒的意识到,是自己拿错了地图,那么也就能够找回自己的本性了。
如果他能找回自己的本性,也就能够找到正确的道路了。
听了这一番解释,你终于明白,原来尽其性的含义,就是让一个人去到他该去的地方,让他成为自己本来就应该成为的样子。
这就好比你明明种了一棵桃树,却偏偏想让它长出苹果,那显然是不可能的。你明明养了一只鱼,却总想着它像鸟一样飞上天,这显然也是不可能的。
因为这些想法和行为都违反了事物的本性,是你自己主观的臆想和执着。
于是你渐渐明悟,所谓的庸就是让一切事物按照自己的本质和本性自然自化。
然而一个人要想达到这种状态,首先就得摒除那些不切实际的欲望,要用客观的态度,重新认识自己和这个世界上的一切。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看清自己的本质,找准自己的定位。
知道了自己最原始的状态,同时也知道了自己最终会达到一种怎样的状态,这就等于知晓了人生的起点和终点。
而当这两个点能够确定之后,你的人生也就有了一个中心轴。
你所做的一切,都是围绕着这个中心轴来运行,于是也就能够不偏不倚,而且恰到好处。
与此同时,你也回想起自己这些年的经历,之前你之所以会一直碌碌无为,其实从根本上来讲,就是因为缺少一个能够让自己长期奋斗的核心目标。
虽然你也试着给自己树立过一些追求,但不知道为什么却总是坚持不下来。
直到现在你才明白,原来并不是自己没有毅力,而是因为当初所设定的那些追求,根本就不符合自己的本性。
人生在世,真正应该遵循的并不是我想成为谁的想法,而恰恰是要活成自己本来就应该成为的样子。
这或许就是后来阳明心学当中所说的,吾性自足,不假外求。
作为君子,不仅要尽己之性,而且还要尽人之性,尽物质性,尽事之性。
而在临别之际,孔子又告诉你说:
作为君子,不仅要尽己之性,而且还要尽人之性,尽物质性,尽事之性。
尽己之性,可以找到自己人生的道路。
尽人之性,可以让别人在迷茫中看到光明。
尽物之性,可以让这个世界上的一切,发挥它本身所具备的作用。
而尽事之性,则可以让整个世界按照最佳的状态去运行。
回归现实此时此刻,我们再回顾《中庸》这篇经典,你就会发现。
其实世界上的所有学派和思想,最终都会指向同一个目标,那就是把对于这个世界的理解和认知,运用到现实当中。
而儒家的中庸之道,就是这些思想当中最具有实际意义的一种。关于它的精髓,我们可以用一句话来总结。
那便是,执其两端,而用其中,所谓两端,就是指事物的起点和终点。它的起点就是自身的本质和本性,而它的终点,就是最终应该达到的状态。
我们要做的,就是按照自然的规则,去塑造中间这一段过程,这就是关于中庸的运用。
之所以称之为道,就是因为它并非一个固定的标准,而恰恰是制定标准的准则。它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而是塑造模式的原理。
它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而是塑造模式的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