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耳目鼻口手足六者,心之役也。心曰唯,莫敢不唯;诺,莫敢不诺;进,莫敢不进;后,莫敢不后;深,莫敢不深;浅,莫敢不浅。和则同,同则善。27(插入第二十八章并列为一章)“淑人君子,其仪一也”。能为一,然后能为君子。君子慎其独也,“瞻望弗及,泣涕如雨”。能“差池其羽”能差池其羽然後能至哀,君子慎其独也。10
我把原序10,现我排序的第二十八章并入到第二十七章。这样逻辑上就更加合理了,不然第二十八章单独成为一章,逻辑不紧凑,也很孤单。
这是对闻见的进一步阐释,由眼耳扩大到口鼻手足,实际上就是指达人成物之道时,人的态度,言行。是礼的层次。斯时,也是孟子所言的充实而有光辉,或者《帛书五行》所言的金声而玉振之也。
这六者,都是被中心所役使,主宰的。而中心,此时已经成德达道,已经立己了。这是强调内外一致,言行一致。即是一以贯之之道。
所以心要求唯,言行就不能不唯,心要求诺,言行就不敢不诺。心要求进,言行就不得不进,心要求后,言行就不能不后。心要求深,言行就不能不深。心要求浅,言行就不能不浅。心和,则言行就能跟上心的要求,这样就能达于人道了。实际上这段话很原始,象小学生的作文。大家看《中庸》所言,多精辟,一句话,叫诚于中,形于外。还有《周易》所言,语言美且意味隽永。“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体,美在其中,而畅于四支,发于事业,美之至也”
和经文的话都是一个意思。
先论述儒家义理,然后再引用《诗经》佐证这个道理,在很早就使用这个方法了。《论语》《大学》《中庸》《孟子》都延续了这样一个传统。而且《论语》两次提到始可与言诗已矣。可知言《诗经》是有门槛的。
《诗经·曹风·鸬鸠》鳲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其仪一兮,心如结兮。
本章的两句话就出在这里。一共四联,我就列出了一联。显然引用诗句的重点在于强调淑人君子,其仪表言行一致。都是讲如何形于中心从而发于外的。即是《中庸》所言,诚于中,发于外。
当时并未有如《中庸》如此简洁精致的语句。而是以玉色,玉音的比喻来说明这个道理。
能为一,则为君子,就是和,同。和于一,《论语》中,曾子曾言,夫子之道,一以贯之。其实就是君子之道。一就是仁。
君子如何为一呢。那就是要慎独。慎独在《中庸》是明确提出来的。“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可知《中庸》还是有继承又有发展的。
慎独我在《中庸》阐释中都详细说过,这里就不说了。
诗经《国风·邶风·燕燕》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引用这句诗是强调啥呢?看到贤人君子君子,自己达不到他们那样,心中悔恨而泪流雨下。见贤思齐啊,做不到齐,就要反省自己了。所以也和慎独有关。差池就是参差。参差就是不齐,所以看到自己的不足才能及于自己内心的哀伤,会有自省,戒慎恐惧之心。这就是慎独啊。
至此,《帛书五行》到这里来就全文结束了,既有阐释,也重新排序校正了。通过阅读全部文章可知,《帛书五行》也是讲修君子道达于天道的,或者说立己达人之道的。但是从用词以及句式上看,还是属于儒家早期义理的,有的还不成熟,因为《周易》《大学》《中庸》已经有完备的儒学义理体系了,后人无有必要再阐述,即使如孔子,孟子,也是如此。而且《帛书五行》远远早于《大学》《中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