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商书院只有正确理解了中庸之道,才能读懂

提到中庸之道,很多人会以为中庸就是“和稀泥”,是怯懦,是乡愿,是无奈中的下下选。其实不然,中庸之道,可以说是中华传统文明的重要传承,也是中华文化得以千古流传的重要因素。正如余秋雨老师在华商书院年度论坛的演讲中提到的:“中庸之道的本质是反对一切极端主义。”

何为中庸

什么是“中”?

《中庸》中提到:“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王阳明先生则认为:“中”只是天理。

什么是“庸”?

朱熹的解释非常直接,庸就是“平常”、“恒常”。正因其平常,才容易被人忽略,不能意识到它的存在,正所谓“日用而不知”。

另外,“庸”也有“用”的意思,在《礼记中庸》里,很多地方解释成“用”也是合理的解读。

孔子认为“中庸”是非常难以企及的境界,“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可见,真正的中庸之道,绝非苟且,更非油滑,而是圣贤之道,是圣贤才能企及的境界。纵观当今商界,能够熟稔中庸之道的企业家,非任正非莫属。

灰度哲学

任正非将“灰度”定义为华为的顶级哲学。他在华为内部反复讲解《灰度领导力,每个管理者的必备素质》:

“一个领导人重要的素质是方向、节奏。他的水平就是合适的灰度。坚定不移的正确方向来自灰度、妥协与宽容。一个清晰方向,是在混沌中产生的,是从灰色中脱颖而出,方向是随时间与空间而变的,它常常又会变得不清晰。并不是非白即黑、非此即彼。合理地掌握合适的灰度,是使各种影响发展的要素,在一段时间和谐,这种和谐的过程叫妥协,这种和谐的结果叫灰度。”

这听起来就充满着东方哲理的味道。灰度不是妥协而是包容,灰度不是不明而是无常。

仁责兼用

一个企业家,如果不懂得取舍的问题,也就不懂中庸之道。不仅无法形成有效的对外战略,也无法做好内部的管理。

大方向上,范围管理的核心问题是“取与舍”。鱼和熊掌往往在同一阶段不可兼得,如何取舍,就看个人的智慧了。能够结合当前的环境,果断作出取舍,砍掉不做的,立足于要做的,这是企业家最基本的魄力。

面对具体的工作安排,中庸的思维更是体现在每一个方面。项目的执行者都是人,人是最不稳定的因素。面对人资管理,中庸之道讲究“仁责兼用”,也就是说以“仁”的思想处理好团队成员的关系,以“责”的方式来分配具体的工作担当;“仁”“责”都在,业绩就在。

瞬息万变的商业世界从来都不是一是一、二是二的世界,每一个变量都会产生无穷多的向度,每个条件都将激活无常性的结果。

而中庸的做法是执两用中,扣其两端而执其中。这个中,一定是时中,是变化着的中;审时度势,把握平衡。理解了中庸之道,也就读懂了华为的灰度哲学。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13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