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历经千年沉淀,厚重而深沉,同时,也铸就了中国人坚毅忍耐的品质。当然,凡事需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国外一些声名显赫的社会学家与思想家在研究中华文化时,发现中国人似乎沉稳过头了,凡事总喜欢以退让来解决。
英国哲学家罗素曾经讲过:与欧洲人相比,除了消极忍耐之外,中国人不能算勇敢的人民。这不经引起了对中国人忍耐价值的判断,忍耐这种品质对中国社会、历史、文化、个人究竟有着怎样的意义,中国人所表现出的退让是否就能被简单地定义为懦弱,而非勇敢呢?
刚过易折,勇极必伤
中庸之道作为华夏文明一代表思想,指引了数千年来中国人的为人处世,这种思想在不断完善发展的同时,也将“不偏不倚、留有余地”八个字镌刻在国人的骨髓之中。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相较于欧洲人的勇敢好斗,中国人显得忍耐稳重。
文明的诞生离不开地缘这个要素。为什么在华夏大地孕育出国人忍耐安稳的本性,而非欧洲人的勇于抗争,根源在于中华大地地大物博、资源丰富。发达的农耕文明使得我们有能力自给自足,小农经济的自力更生使得古代社会结构趋于稳定,不需要去掠夺他人亦能满足底层劳动人民的生活需要。
这一点从中国历朝历代所爆发的战争中也可看出,华夏少有主动入侵他国,抵御外族、自卫反击却屡见不鲜。可见,无论是上层的统治者,还是底层的劳动人民,所想的无非是把自家经营好,却少有惦记别人家的好东西。即使遭遇自然灾害或是动乱人祸,中华儿女往往凭借着强大的自愈能力与包容能力快速恢复,稳定社会。
当然,文明的发展并非是一帆风顺的,相对保守、奉行和平的中华文明在野蛮的屠刀下也经历过几次大的危机,文明圣火近乎断绝,最终却能屡屡化险为夷,凭借着的便是中国人忍耐的品性。
而曾经战下赫赫声名、凭借一时武勇令中华民族屈服的国家“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早已在历史的长河中灰飞烟灭,消散殆尽,所建立的丰功伟业也早已土崩瓦解,甚至被中华文明所包容,成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可见,忍耐这种品性对于我们民族的价值,使得血脉得以延续、文明得以保存。
欧洲人所表现出的勇敢品质同样是其地缘文化所塑造的结果。他们脚下这块并不富饶的土地决定了他们无法通过耕种满足所有人的生存需要,需要征服残酷的自然条件,更为严峻的是这里容纳了多个文明与民族。
为了满足生活,扩张与掠夺成为了这片土地的主旋律,而文明冲突与民族矛盾更是加剧了这种野蛮的态势。翻看血淋淋的世界史你便会发现,当华夏大地早已建立起一个完整而独立的政权时,欧洲一块小小的土地却宗国林立,伐交频频,不断地上演着“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一幕,如优胜劣汰的丛林法则一般。
在这个吞并扩张的过程中,逐渐演变成为今天的欧洲各国,这些国家或民族保持着长期战争所历练出的勇敢好斗,而弱小和善的文明早已在激烈碰撞的过程中被吞并。
罗素所总结的国人的忍耐与欧洲人的勇敢,从某种意义而言确实没错,是两个族群在千年时间的酝酿下所演化出的民族内涵,但罗素似乎只看到了我们民族不懂得抗争、一味地逆来顺受的表象,却没有结合中华时代背景,看到忍让行为背后所包含的智慧。
中华文化崇尚“以和为贵”,却没有在五千年的跌宕起伏中被外族吞并,反而在王朝更迭的进程中不断壮大,凭借的自然是中国人生生不息的抗争精神。可见中华儿女同样懂得抗争,而何时抗争,何时忍耐,就需要我们审时度势的智慧。
在自身实力不济时,保留有用之身,待形势发生转变再反戈一击,所谓“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便是这个道理。当然这对于人的韧性与耐心无疑是严苛的考验。名将韩信扫寰宇内,助刘邦开辟百年帝业,少年却甘受胯下之辱;越王勾践三千越甲,吞吴国位列春秋五霸,昔年也曾卧薪尝胆。
故而,忍耐对于我们这个民族来说并非是消极基调,不意味着放弃抗争、苟且偷生、自甘堕落,而是在沉默的表象下寻找绝地翻盘的机会。
一代领袖毛泽东就曾在抗日战争局势混沌、半壁江山落入敌手、民族必胜信念动摇之际,提出了振聋发聩的《论持久战》,告诫国人暂且忍耐,避其锋芒,不与其正面硬碰硬,不计较一城一池的得失,而是发挥人民群众全民皆兵的优势,运用运动战、游击战等战法让日寇疲于应付,露出破绽从而瓦解敌人。
在之后的解放战争中,胡宗南所部大举进攻延安,久久经营的根据地面临覆灭的危机,敌人气势汹汹、大兵压境,毛主席依然选择将忍耐的精髓发挥到淋漓尽致,没有怜惜革命根据地的大好局面与来之不易的胜利果实,提出了“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的至理名言。
忍耐不代表无休止的退让,退避三舍,伺机而动,收紧的拳头突然而至,会爆发出惊人的力量。
故而,忍耐这种思想在中国文化中占有着非常重要的份量,深深扎根在国人心中的同时,也无时无刻不在指引着当下中国人的生活。
对于小事,我们选择忍耐往往是本着“以和为贵”的原则,一些小事不值得计较,所谓忍一步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对于触碰底线的大事时,国人的忍耐更可以理解为“谋定而后动”,“小不忍则乱大谋”。
忍耐对于普通人的意义在于趋利避害,通过冷静地思考判断做出最符合自身诉求的选择。
丧失勇气,投降主义
气分阴阳,事有利弊。中国人将忍耐发挥到极致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磨灭了部分中国人的血性。鲁迅就曾在《纪念刘和珍君》一文中用“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控诉早已麻木怯懦的民众。
试想一个民族失去了勇气,谁又能带领这个民族继续前进呢?战国七雄争霸,六国献城争相赂秦,终宗庙不保,被强秦一一吞并;南宋朝廷偏安一隅,割地求存片瓦之地,然社稷凋零,流落于崖山悲剧;近代中国血勇不复,妄图顺从以求安息,可殖民残暴,家破人亡不可数。
可见,忍耐也给我们的国度、我们的民族带来过巨大的灾难和深刻的教训,在一味的软弱与退让下国人一度丧失反抗掉的勇气,上至统治阶层,下至黎民百姓,滋生出了投降主义这一畸形的文明产物,在漫漫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不乏有许多遗臭万年典型的投降派代表。从这方面而言,罗素所讲的国人不勇敢似乎有几分道理。
更胜一筹,利大于弊
所幸每当国家荡板、天下离乱,总有仁人志士肃清宇内,拨乱反正,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可见,勇气亦是一个民族缺一不可的品质,而对于一个国家或者民族来说,忍耐与勇气是社会发展的最佳组合,忍耐让一个民族成熟,勇敢让一个民族奋进,两者相辅相成,既不会让国家民族过于冒进而深陷泥潭,又不会让国家民族过于软弱而受尽欺压。
今日的中国勇忍兼备,经过三十年韬光养晦的发展,已然有了抗争不公的资本,有底气对世界说不。
对于活在当下社会的我们来说,忍耐可以说是人生的必修课。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中,你会遭遇诸多不公平的对待,学会忍耐、海纳百川会使你更为成熟,提升格局的同时,能使你自己的人生走的更为顺畅,也决定了你所能达到的人生高度。
忍耐与软弱的最大区别在于信念的不同,是委曲求全还是刚柔并济,对于秉持不同人生信条的芸芸众生来说意义与价值有所不同。
在当下这个戾气很重的人类社会,因为种种欲求不满,人与人之间很容易产生不必要的冲突与矛盾,忍耐的价值愈发凸显出来。
罗素口中对于国人忍耐消极的定义,无疑是没有深入了解其背后的历史文化根源与实际社会意义所得出的表象结论。相对于国外频频游行示威、冲突加剧背后所表现出自由勇敢的精神,中国社会因忍耐而塑造出安稳如常的氛围显得弥足珍贵。
由此可见,忍耐这种品性对于我们的国家,对于我们的民族,对于我们每一个单独的个体,其意义与价值均是积极为主,利大于弊的。
文/李清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