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中庸思想,想来每一个国人都不会陌生,作为中国儒家传统思想的核心,对它的各种评价和理解,充斥在我们耳边,尤其是在当下这样一个传统文化复兴的时代,更是如此。有人将之奉为圭臬,有人弃之如敝屣。但鲜为人知的是,其实在西方哲学的萌生时期,著名的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也曾提过一个与中庸相类似的哲学观念,即“中道观”。那么所谓的“中道观”,到底有什么样的内涵呢,与儒家的中庸思想,又有什么样的异同?
孔子画像一、“中道观”和“中庸观”的相同之处
中庸思想,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很多人误以为中庸的内涵就是油滑,没有自己的主见,将其当成是封建思想的糟粕。实际上当然不是如此,儒家中庸思想的核心,是“允执其中”,是“度”。也就是说,凡事都要讲究一个度,再好的事情,如果过度的痴迷,也会过犹不及。再坏的事情,只要以平和的心态面对,总会雨过天晴。历史总是在某些方面表现出惊人的相似性,就在孔夫子提出儒家思想的同时,在古老的希腊文明之中,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也提出一个近乎于中庸思想一致的观念,也就是文章开头所提到的“中道观”。
亚里士多德画像从概念上来看,“中道观”的意思与孔子“允执其中”的内涵几乎一致。在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中,他说:“过度和不足乃是恶行的特性,而中道则是美德的特性。”“过犹不及”,这其中的“过”和“不及”,也正是儒家中庸思想所要摒弃的。从这个概念上看,孔夫子和亚里士多德显然是想到一起去了。而从其所要解决的问题来看,“中道观”和“中庸”,显然都指向的是一个人内心自我的修养,是良好的品德和情感价值的方向,说得再直白一点,就是为了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世界之间的关系,而提出的一种方法论。
中庸书法同时,在对“中道”和“中庸”的解释下,双方都秉持着在一种朴素的辩证关系。世间万事万物其特性都是不相同,一个百万富翁一万块的捐助,跟一个乞丐十块的捐助,在爱心上是相同的。“中庸”和“中道”绝不是一味地求取中间值,而是在辩证的角度上,诚其心,然后选择一条适合自己,又不会伤害别人的道路。《伦理学》中说:“中间对于一切人并不是单一的,也不是相同的。”儒家的中庸思想之中,也有类似的看法。所以说,从这个角度出发,将亚里士多德的“中道观”,看成是西方版本的中庸思想,是不无道理的。
思想家孔子二、“中道观”和“中庸观”的不同之处
当然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东西方文明的特性不同,势必造成亚里士多德和孔子两位上古的哲学家,对于中庸的立场,理解有所不同。首先从立场上出发,孔子提出“中庸”思想,更多的是站在一位单纯的思想家的身份上的,其提出中庸思想的目的,更多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帮助人们认识世界的方法论。“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古代儒家君子画像这里所谓的君子和小人,也不是我们现代意义上的意思,“君子”可以看成是自我修行比较成功的人,“小人”则可以看成是自我修行不足的人。很明显,中庸之道在这其中所起到的作用是,希望“小人”能够通过自己的学习,来达到“君子”的境地,是一种思想上的概念。而亚里士多德的“中道观”,却不只是一种思想,更是一种政治立场。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希腊文明正处于一种古老的共和观念下,城邦的统治,是有具有选举权的公民们,选举出来的代表们来共同统治的。
古希腊公民大会在这种朴素的共和观念下,选举什么人出来做执政官,就是每一个公民们必须要思考的问题。亚里士多德提出“中道观”,正是为了解决这样一个问题。在他看来,一个社会之中过度富裕的人,经常会贪婪。而过度贫穷的人,经常会懒惰。这两种人都不适合做城邦的执政官。只有中间阶层的人,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中产阶级,才是最适合做城邦执政官的人,因为他们既没有富裕者的那样贪婪,也没有贫穷者的那样懒惰。
亚里士多德后世纪念雕像“最好的政治社会是由中等阶级的公民组成的社会。因为中等阶级处于极富有的阶级和极贫穷的阶级的中间,他既不因奢侈而狂暴,也不因贫穷而无赖。”所以说,亚里士多德的“中道观”,除了是一种思想理论之外,还是他作为一个希腊城邦公民的政治观点。除此之外,“中道观”和“中庸”概念,还有一个实现方法上的不同。亚里士多德认为,“中道观”是一种经过后天实践后,每一个人都应该自愿去学习的处事方法。强调的是其中的自愿,也就是说,你就算是不去学,那也不过是你个人的损失,社会没必要强迫你去学习“中道”。
孔子后世纪念雕像但儒家的“中庸”思想,却并不这么看。虽然它也从根本上认为中庸思想是一种值得大家去努力实践的思想,但却并不将其当成是一种自愿性的学习行为。而是认为在一个正常健康的社会,每个人都应该自觉地去实践它,将其当成是一种自己的义务。这其中就带上了意识强制性的意思,尤其是在儒家思想作为中国的主流思想以后。这种自愿和自觉的区别,实际上不是由亚里士多德和孔夫子决定的,而是东西方文明前者侧重个体的自由和解放,后者侧重集体的进步与发展这样的特色决定的。
中庸之道书法三、为何东西方文明几乎同时产生“中庸”、“中道观”这种思想
明白了“中庸”思想和“中道观”的异同,就催生出另外一个问题,为什么处在世界两端的亚里士多德和孔夫子,会在前后不到两百年的时间里,提出这么一个相似的概念,而且还将其当成是自己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来传扬呢?思想问题,归根到底还是社会实践的问题,是为了解决社会上每天都在真实发生的事情。之所以在不同的文明之中,两位先哲不约而同地提出这种思想,实际上是由当时的历史背景所决定的。
我国古代各家征伐的战国时期公元前年左右的人类文明,基本上处于奴隶制社会的晚期,封建社会关系还没建立的时候。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处在一个思想文化上的大变革时期。在这样的变革时期,往往出现的一个特点就是社会矛盾激化,上层阶级与下层阶级的对立日渐严重,这种激烈的矛盾最终会成为推翻旧有秩序的强大力量。但是身处在其中的亚里士多德和孔夫子,显然不可能看到日后历史前进的步伐,只能站在当时的立场上,对于当时出现的社会现象,提出一个解决的办法。而“中道观”和“中庸”思想,就是在这种尖锐的社会矛盾,激烈的阶层冲突下产生的。
孔子与亚里士多德双方之所以不约而同的希望人们做事的时候能讲究一个“度”,就是因为看到这种大变革时代的激烈冲突,想要以平和的,自我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的选择。“真正的政治家首先在于研究德行,以求国人为善守法。”亚里士多德将解决社会冲突的希望寄托于政治家个人的德行,与孔夫子在春秋战国时期推行“德政”是一样的。这是出于一种思想家的悲悯之心,不愿意看到更多的人在社会变革的过程之中牺牲,遭受苦难,所以才提出的。但历史的残酷性就在于,他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不管是亚里士多德,还是孔夫子。他们的思想在后世被人们尊崇,但是在当时的乱世之中,却没有太多影响力,这是人类社会发展避免不了的伤痕。
中庸之道四、综述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或者是“中道观”,其本质往深了说是一样的,都是哲学家们对于理想中社会的一种希冀,是他们眼中人类文明能够发展壮大,最终达到大同世界的方法。人有七情六欲,古今皆然。所以从亚里士多德和孔夫子到现在也有多年的历史,真正的“中庸”或者“中道”思想,依然没能实现。但做不到,不代表方向是错的。虽不能至,心向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