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的位置: 中庸 >> 中庸知识 >> 刘强何谓中庸

刘强何谓中庸

北京好治疗湿疹医院 http://m.39.net/baidianfeng/a_8589789.html

「来源:|古籍ID:weiguji」

“中庸”一词,最早由孔子提出,并见于《论语》: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雍也》)

类似的表述亦见于《礼记·中庸》:

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第三章)

从此,“中庸”便成为中国文化最为重要的一个关键词。然则,“中庸”二字究竟何意?其作为“德”与“道”,被孔子赞为“其至矣乎”者究竟何所指?要回答这些问题,还是要从文字训诂出发,始可探明其真义。

先说“中”。“中”字本是一象形字,甲骨文中就有三种写法,其中一种写作,像旗之形,竖笔像旗杆,本义指对峙两军之间的非军事地带。后本义消失,出现多种引申义。《说文》曰:“中,内也,从口。丨,上下通。”段玉裁注:“然则中者,别于外之辞也,别于偏之辞也,亦合宜之辞也。”又说:“云下上通者,谓中直或引而上,或引而下,皆入其内也。”

可见“中”之本义,正如“正”“直”一样,乃指处于“中心”的与四周等距的空间方位或状态。又《周礼·天官·序官》称:“惟王建国,辨方正位,体国经野,设官分职,以为民极。”古代都城建造,皆须辨明方向,确定正位,表现在建筑设计上,便是确立一中轴线,以此为脊柱对整个城市加以布局构造。不久前,我在洛阳二里头遗址博物馆,看到历代都城设计的电子模拟图,中轴线赫然在目,毫厘不爽,十分震撼。

可以说,“中国”所以为“中国”,与先民对于“中”的方位崇拜、哲学认知和审美追求不无关系。同时,甲骨文中还有一例写作,乃之省,盖有射中之义,读作去声。《礼记·中庸》云:“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其中,“中节”的“中”,便读去声,作动词用,有“合乎”“适合”“达到”之义。而“谓之中”的“中”,则为名词,读平声。对此一节,解读甚多,如宋儒游酢就说:“以性情言之,则曰中和,以德行言之,则曰中庸是也。”朱熹也说:“然中庸之中,实兼中和之义。”5可见,“中”之一字,兼有“中正”“中节”“中和”等义,内涵极为丰富。

再说“庸”。在文字训诂上,“庸”有二义:

一曰“用”。如《说文》释“庸”:“用也。从用从庚。庚,更事也。”又,郑玄《礼记目录》称:“名曰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庸,用也。”《庄子·齐物论》亦称:“庸也者,用也;用也者,通也;通也者,得也,适得而几矣。”据此,则“中庸”最原初之本义,便是“中用”,实即“用中”二字的倒装;“中”字前置,乃为强调,故“中庸”者,实“以中为用”之义也。《中庸》第六章所谓“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正是“中庸”之为“用中”的最佳用例。

二曰“常”。前引郑玄虽以“用”释“庸”,但在解释“小人反中庸”时,说:“庸,常也。用中为常道也。反中庸者,所行非中庸,然亦自以为中庸也。”而在解释“庸德之行,庸言之谨”时,郑玄又说:“庸,犹常也。言德常行也,言常谨也。”《荀子·不苟》篇云:“庸言必信之,庸行必慎之。”王先谦释曰:“庸,常也。为言常信,行常慎。”6又《尔雅》亦释“庸”为“常也”。显然,这是把“庸”放在时间维度去理解,从而也使“中庸”的内涵得以在时、空二维上展开。在此基础上,宋儒程颐才这样解释“中庸”:“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不偏”即是“正”,“不易”即是“常”。朱熹顺此说:“中者,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之名。庸,平常也。”

综合以上诸说,我们可以把“中庸”做如下概括:“中庸”首先是一种包含极浅近而又极高明道理的处世原则,“中庸”即“用中”之义。故中庸之道,盖伦常日用之中道也。此其一。其二,在“中庸”一词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其作为动词性的“用中”义,逐渐被名词化,成为一并列结构的双音节词,并包含了时、空两个维度的哲学思考:中者,正也,即在空间维度上,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之谓也;庸者,常也,即在时间维度上,与时偕行、守常时中之谓也。

就此而言,亦可用更通俗的说法一言以蔽之:“中庸”者,“正常”也;不中庸者,“反常”也;“反常”者,犹今之所谓“变态”也。

所以,正如义权、正直二道同时涵摄德行与智慧一样,中庸之道亦然。不过,要将“中庸”的智慧内涵说清楚,就必须从孔子对“攻乎异端”的批判说起。

文章摘自《四书通讲》,刘强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年6月版

“四书”是研习中国传统文化者必读的经典。本书区别于其他常见的“四书”译注、逐字阐释的形式,而以“四书”等儒家经典为中心,以“道”为纽带,对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思想中蕴藏的“日用常行之道”,做了全面梳理和阐发。书中对古今、中西、人禽之辨的比较和分析,鞭辟入里,时见胜义,读来令人耳目一新。本书不仅对文史学者有用,也适合一般读者阅读。

刘强,字守中,别号有竹居主人,西历年生,河南正阳人。复旦大学文学博士,现为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诗学研究中心主任,诗学研究集刊《原诗》主编。兼任中国陶渊明研究会理事,台湾东华大学等多所大学客座教授,守中书院创始山长,明伦书院名誉山长。

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及哲学研究,近年来兴趣集中在先秦诸子学、魏晋南北朝文学与玄学、儒学与古典诗学、文言笔记小说等领域,致力于传统文化经典的现代阐释与传播。

已发表学术论文余篇,出版著作《世说新语会评》《世说学引论》《竹林七贤》《魏晋风流》《惊艳台湾》《有刺的书囊》《有竹居新评世说新语》《清世说新语校注》《论语新识》《古诗写意》《世说三昧》《曾胡治兵语录导读》《穿越古典》《世说新语研究史论》《世说新语资料汇编》《四书通讲》等二十余种。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1841.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