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大最近又膨胀了,一目十行的翻了几页书,觉得学问大增,好像坐在火炉上的高压锅,吱吱地往外冒气,压都压不住,壮起胆子来和朋友们聊聊“老子”和“孔子”,如果穿梆了,大不了摆出一副无赖嘴脸,哪些大学问家们一见,也就不屑于和我计较了,望诸君周知。
从史书上所记载的年代来看,两个圣人出生的年份相差不远,老子是公元前年--公元前年,据说是活了岁,而孔子是公元前年--公元前年,据说是活了70多岁。有个被大家津津乐道的故事叫“孔子问道”,说是孔子去向老子请教“周礼”的事,所以喜爱老子的朋友,大多觉得孔子先生在老子先生面前,算个没入门的弟子,觉得老子先生很了不起,这其实属于“爱屋及乌”,人家两位圣人搞学术探讨,我们又不在场,凭什么去分个高下长短。
道家和儒家,孰高孰低,莫大觉得没有必要去纠结,都是中华文明中的瑰宝,都是流传几千年的学术流派,你喜欢哪个,就去研究哪个就好,没必要觉得天下只有自己的鞋子最舒服。
什么是孔子提倡的“中庸”?在《论语》中有这么一句,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意思就是:中庸作为一种德行,应该是至高无上的吧,大家都很少去秉持了。在莫大的理解中,儒家的“中庸”,就是“客观”,讲究的是个“无我”,啥事情都要站在实事求是的立场上,不以个人喜好和价值观去评判,啥事情都要符合“人道”的标准,。
打个比方,孔子去菜市场买两斤肉,屠夫短斤少两,只给了一斤半,孔子会去问屠夫要少给的半斤,法家就提倡要惩罚这个屠夫,除了这半斤肉要补回来,起码还要罚他多割半斤给孔子,作为补偿,免得下次又坑消费者,那么道家会怎么处理呢?
我们先来看看《道德经》56章里面的一段文字: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这一段文字很有意思,通篇没有任何关于“中庸”的字眼,和儒家的“中庸之道”好像没有半毛钱关系,其实有很多共同之处,先翻译:
真正知道奥妙的人,不会去说。说奥妙的人,多半是不懂得。把“耳朵”堵上,把“嘴巴”闭住,挫掉“锋芒”,解开“纠纷”,综合“表象”和“细节”,就能接近事物的真相。
所以不因为得到某些东西而去亲近或疏远,不因为得到某些东西而去损害或增利,不因为得到某些东西而去轻贱或推崇,才可以得到天下人的敬仰和尊重。
要说不以得失去评判,说得容易,做起来很难,就像莫大先生,假设遇见一个奇美无比的女子,刚要提笔赞美几句,忽然您给我一大把散碎银子,要我写得丑一些,我保管将该美女描绘得肤黑龅牙,一脸大麻子。因为能抵抗银子的诱惑的人,几希,莫大这种见财眼开之人,太多,很难中庸。
从老子《道德经》这段文字中,提倡一个人想要得知一个事物的真相,就要不去被各种主观左右,连耳朵嘴巴都要堵上,去掉极端的“锋锐”,解开复杂的“纠纷”,回归到本质上,这和孔子先生提倡的“中庸”,其实是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这也是孔子先生说“中庸”是至高的道德一样,不被利益和感情左右的评判,难道不是很伟大的吗?
综合这两位大圣人的观点,都是提到了一点,就是客观和公正,但一定要说孔子先生是拾人牙慧,莫大觉得恐怕不见得,君见过拾人牙慧的,能拾成“万世师表”的么?孔子先生的“中庸”,和老子先生的“守中”,从根本上还是有所区别,一个讲的是“普世”的标准,一个讲的是“出世”的方法,虽然意思都非常接近。
就像中国以前的航海家兼商人朋友,从中国贩卖丝绸到国外,我们用尺和丈来计量货物,外国朋友却英尺和英寸来计量货物,难道外国朋友不用我们的尺和丈作为单位来计量,我们就不卖了么?真理和真相,就如同那块“丝绸”,不会随我们的计量单位而改变,该多长,还是多长,就像大家最后都统一用厘米和米做单位,这也可以叫中庸的应用之一。
我们普通大众,到底是学习孔子先生,还是学习老子先生,其实都不重要,重要是从这两位伟大的思想家身上,能学习到什么样的观念,能感悟到属于自己的心得,让自己的三观更为客观和公正,从而让自身总结出更多的方法,更好的与这个世界相处,才是每个人应该思考的问题。
莫大有一个朋友,和莫大一样穷酸,在一家单位从事毫无前途的码字工作,平时对自己的顶头上司多有怨言,描绘得如同阎罗殿的持笔阴司一般可怕且可恶,却不想早段时间,将我这位朋友提拔了一下,当上了个副职,现在每次见面,该上司在他口中,已经如同普陀山上的菩萨一般庄严肃穆,就差普渡世人了。该故事纯属杜撰,各位老爷太太,切勿对号入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