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我们现在继续研究《中庸》,在上一讲,我们研究到,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这两句话的意思,是叫我们学中庸之道的人,要了解修道,「不可须臾离也」。
须臾是最短的时间,都不能够离开修道,一离开的话,就不是修道了。这是简单的讲,要深入一点讲的话,道是什么呢?就直接指的是了本性,你要率性,率性这个性在哪里啊?性是无处不在的,哪里都是性啊!既是性无处而不在的话,你要离,离也离不开,处处是性,穿衣、吃饭、睡眠,一切的动作言语,哪一个不是性啊?所以说这个不可须臾离。你一离开,那就不是性了,就离开这个性,离开这个道了。
那么今天我们往下的研究,既是道不可须臾离,可离就不是道。那么,什么情况之下是可离的呢?讲到真理的话,我们明了,「天命之谓性」那个性字,就是我们每个人都有的本性.
我们这个本性,不要认为就只是现在我们身体之中的本性。我们这个身体是个假东西啊,为什么呢?我们身体有死亡的时候,这个本性没有死亡的时候,有死亡的这个身体它是假的,没有死亡的这个本性才是真的,才是真我。
明了这个,那个真我就是指的天命之谓性。那个性是真我,真我既是无处不在,没有死亡,那你说是怎么离呢?所谓这个离,就是自己的我们这个心,我们这个思想,没有率性。我们这个心思,没有顺乎,们本有这个天性,这就离了。
只要我们一顺乎我们自己的本性的话,这就,没有离。这个离与不离的意思我们先有这么一个认识,因为这个本性既是无处不在,没有可离的,所以这里讲离的时候,就是我们自己没有率性了。我们自己心理好像起了一种迷昧不知的意思,就等于一个人睡眠了,自己不了解自己了。
那么古人讲,不了解自己本性,就拿个昏字来讲,昏昏沉沉的那个昏字,也可以拿睡眠来比喻,睡着了,我们这个身体什么都不知道了,真我都不知道了。那么拿这个比喻,我们一昏了,自己心思一昏沉了,就不认识我们这个本性了,这就是离了这个道。
了解这个以后,我们就看下面这个经文了。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是故」,就是把上面,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讲过之后,这就是讲结论了。「是故」,「是」就是指的上面,由于了解上面这个意思之故,了解这个道理以后。那么因此就会「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
君子就是学中庸之道的人,我们要学中庸之道,怎么学法子呢?要戒慎,这个「戒慎」,「戒」是自己警戒自己。「慎」是谨慎。警戒,谨慎,指的是什么呢?指的在「不睹」的时候。「不睹」就是,看不见,谁看不见呢?就是别人看不见。
一般人总是说,我们心里想做什么事情,或者说话,或者有什么行为。在很多人看见的时候,我们自己,总是有所约束,不敢随便。要是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比如说我们一个人在家里的时候,没有外面的人到我们家里来,甚至家里的人,也不在我们身边。这些都是没有人看见啊!
既是没有任何人看见的时候,我有什么行为,没有关系啦,我要怎么做就怎么做了。但是在这里,就讲到,你要戒慎啊!愈是在这个地方,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你愈是要谨戒,为什么呢?我们一般人以为人家看不到了,我们就放纵自己,没有什么问题啦。可是在中庸的经文里面讲,你是不学道,那就不用谈了。不学道的人,别说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他不在乎,就是有很多人看见的时候,他也不在乎。
他明目张胆的做出那些不好的事情,那是不足道也。而我们是讲要学圣人,学圣人那就不能跟一般人那样地说了。愈是在人所不睹的地方,所以「其所不睹」,「其」是指的你修道的人,指你修道的人在不为他人所看见的这个地方,你愈是要戒慎。戒是譥戒自己。
朋友们,今天就讲到这里,我们明天继续。
明德至善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