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兰州,杨柳依依,花木扶疏,清凉的春雨为整座城市带来了别样的清朗。24日上午,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徐兆寿教授莅临《金城讲堂》,以一场精彩讲座,开启了《金城讲堂》年度的文化惠民之旅。
徐兆寿的讲座从自己的一首诗《下雪了》开始,建构出充满诗情画意的情境,现场的听众不由得被带进了美好、温婉的文化场域。紧接着,从常见的婚礼场面、家庭中日常的座位秩序等生活场景,向听众们阐述了中国人日常生活中隐含的文化意蕴。他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六十年一甲子等俗语中也蕴藏着中华民族渊源流长的文化传承。讲座中,徐兆寿用自己一张张书法作品呈现主要观点,圆融质朴的书法与深入浅出的理论相得益彰,让每一位在场者,感受到文化的美好浸润。同时,又引入了人们熟知的地域文化段子,听众在会意的笑声中,引发了对于文化传承的深深思考。
徐兆寿认为,中国人的自然观和西方科学化的自然观是有区别的。中国人的自然,是一种状态,是世界初始时的样子。当下我们所倡导的生态发展理念,就是中国人天人合一思想的具体呈现。他进而提出,阴阳、五行、天干地支等我们耳熟能详的概念,都是中国人乃至人类上古时代天文学、地理学、气候学、人体学的总结,只是因为缺少系统的发掘和论证,而被人们误认为是迷信。目前,它面临着科学化、现代化的一个机遇,即现代创化。因此,挖掘中华五千年文明中的精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我们这一代人光荣的的使命担当。这样的创新性观点,激发起每一位听讲者的文化自信,让大家对中国传统文化、对君子这一理念,有了全新的认识。
整场讲座,徐兆寿以《君子之道——中国传统文化培育的人格理想》为题,从道法自然——中国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庸之道——中国人的方法论和人生境界,礼教之道——中国人的行为准则,君子之道——中国人的人格理想几个方面,以中西方文化共融的视角,系统地梳理了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所蕴含的哲学思想,为现场观众带来了耳目一新的精神盛宴。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华静文/图
编辑
张亚君
责任编辑
石雨涵
值班主任
郭俊宇
来源:ZAKER日报兰州声明:本文已注明转载出处,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news
ersanl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