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学会隐忍,不要把自己的计划告诉别人。给他们看结果。
背后逻辑:当你目标告诉别人,反而使目标不能实现。当你告诉别人自己的目标,大家无非三种态度,反对、无所谓、认可。
遇到反对者,自己容易受挫,甚至遭到阻碍;遇到无所谓者,纯属浪费时间与精力;遇到认可者,思维定势让你感觉自己已经完成目标一大半,你就不那么积极的付出,只会搞砸。
综述三种态度,都无有效有值。
静心去做事,才有人常说的,悄咪咪的挣大钱。别人看不见,看不懂时,市场竞争者少,资源相对多,结果是更易成功。
结果不会撒谎,最有力的代言。事实胜于雄辩,以果导因,获得信任,提高效率。先慢后快,聚集能量,越来越好。有结果的语言才有分量,你的时间才值钱。
厉害吧!这就是名人金句,里面包含曾经的砺炼,蕴含了丰富的智慧。只是我们是否能读懂,才能受益,指导践行才有用。
见贤思齐,听成功者的警言。少走弯路,少掉坑!
不要只是听,关键是做,知识才能吸收,才有意义。
曾国藩,清末四大名臣之首,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是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
崇拜喜欢曾国藩,不仅因为其才学功绩;关键是都在一个共同的地方“工作”过。这里就是北京报国寺,一个古色古香、有故事的地方。
报国寺福地之源。生病休养,顿悟人生,身体与心理双修,修行、修炼、在这里开悟人生。这里有你不知道的故事。
今天讲几个曾国藩与报国寺的故事版本,真假不重要。关键是对你有什么启发,有什么收获!
版本一:
36岁时,曾国藩病了。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福祸总是如影相随,关键是你看到什么?悟到什么?这很重要。
生病本不是一件什么好事,但是能在关键时刻警醒自己。你可以怨天尤人,抱怨不公;也可以重视身体、顿悟人生、激发自我!曾国藩即是后者。
一个人多病几次其实也未必是坏事情,因为往往生病的时候,会领悟一些平时领悟不到的道理,你会比以前,比别人更珍惜生命,更懂得爱护自己的身体,更珍惜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等等。
曾国藩在报国寺养病的过程中,才悟到“执两用中”的大道理,而这对他的影响非常之大。
“执两用中”,是说做事要根据不同情况,采取适宜的办法,不能“过分”,也不能“不及”。“执两用中”与“过犹不及”合而言之,就是坚持“中”,戒其“过”,勉其“不及”。这乃是中庸之道所据以立论的最基本的法则。
一般人都说中庸之道是不走极端,但曾国藩有超出常人的境界。中庸之道不是指不走极端,而是说在衡量轻重之后,能够不走极端就尽量不走极端,但是一定要走极端的时候,就像孟子所说“虽千万人,吾往矣”,该冲的时候,还是要冲的。
这当然不是蛮干,必须有一定的把握才可以,而且能守的时候还是得守。尽量做到有进有退,能进能退,有刚有柔,另外还要能刚能柔。人活着就是要有一定的弹性,能够随机应变,但绝对不是投机取巧。
所以“执两用中”的“中”应该解释为合理,多数情况下不能“过分”和“不及”,但在特殊情况下该走极端的还是得走极端,这样解释才比较合理。
版本二:
前文提过清末四大名臣,大家都知道了。其中,李鸿章和左宗棠都是由曾国藩一手提拔起来的。你知道吗?而且,曾国藩与爱徒李鸿章在报国寺这里也有故事。
年,曾国藩得了肺病,在北京的报国寺静养。
李鸿章以弟子的身份来侍奉他,二人就此结缘。曾国藩将李鸿章视为自己的接班人和衣钵传承者,尽心尽力培养。
之后,曾国藩在湖南创建湘军,镇压太平军。作为曾国藩的爱徒,李鸿章顺理成章地“加盟”,在曾国藩手下做幕僚。
两人密切的合作、李鸿章献计献策,初露锋芒。得到曾国藩赏识,开始不断“提拔”,甚至倾力帮他打造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支近现代军队——淮军。
年,曾国藩去世。
李鸿章听到这个消息以后,寄来了一副挽联:“师事近三十年,薪尽火传,筑室泰为门生长;威名震九万里,安内外攘,旷世难逢天下才。”足见曾国藩在其心中分量。
版本三:
曾国藩辛苦读书三十载,就是为了考取功名,谋个一官半职。
官场不顺,刚刚开始,就被现实重重打了一掌。曾国藩心灰意冷,空闲时间,就到当时天下文人荟萃的报国寺散心。
报国寺的主持,与曾国藩相识。
主持也是一个文化人,不仅佛法高深,天文地理也样样精通。早年时期,其四处寻找高僧学习佛法,走遍了大江南北,看淡了人情冷暖。
见曾国藩垂头丧气,摸着自己花白的长须,问道:“施主是遇到烦心事了。”
其实,主持早知道了曾国藩的遭遇。他虽然不喜欢官场上的腐败气息和权力斗争,但真心欣赏曾国藩的学识,于是就多说了几句。
“人的一生,只要能做到两句话,就一定与众不同。一是想得开;二是放得下。”说完,也不解释,也不看曾国藩一眼,就自顾自地眯起眼睛,打起坐来。
曾国藩十分聪明,听了主持的话后,也不追问,心里的一块石头却早已落地。口中念经一样,反复喃喃自语:想得开,放得下。
后来,曾国藩正是时刻按照这两句话,悟出了人性和官场处世哲学,才一帆风顺,仕途通达。
顿悟不在说的多少,关键是在一个维度频道。认知才能激发自我,连接精彩未来。
总结语:
小故事,大道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同样的道理、同样的故事,不一样的理解与收获。皆因维度与认知的区别。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的心得感悟,会随着时间阅历的改变,不断迭代提升。
既然是故事,不要在意内容的真假。关键是启发了你什么?顿悟到了什么?这才是我们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