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精义第二讲率性之谓道

2.率性之谓道

《中庸》首章曰:“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孔子不谈性与天道,而《中庸》首章三句话开门见山,切入天道与人性,直指根本,如朱子所言,“中庸何为而作也?子思子忧道学之失其传而作也”。

“率性之谓道”,朱子注:“率,循也”。以“循”解“率”,从工夫论上考察,“率性”则是孟子所谓“行仁义也”,非“由仁义行”,落入第二义,没有把“率性之谓道”与“修道之谓教”两种境界区分开来。

修道之谓教,所谓修道,乃修身以道或以道修身。以“循”解“率”,“率性”就下降为“修道”工夫。《中庸》20章曰:“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从“率性”须体会出“不勉而中”“从容中道”这层意思。

子思在《中庸》首章界定“道”与“教”,正与下文区分“诚者”与“诚之者”、“至诚”与“致曲”相呼应。《中庸》全篇贯穿着“率性”与“修道”两条线索,“率性”为生知安行事,“修道”乃学知利行事。

“道”在儒家经典中有“修道”与“弘道”两种意义。如《大学》八条目,格致诚正修为“修道”工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弘道”事业。但从“格物致知”过渡到“治国平天下”,是一个“原始反终”的过程,故“弘道”事业本来就涵摄“修道”工夫。犹如孔子在“修己以敬”的基础上而说“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中庸》首章曰:“率性之谓道”。所谓率性,即生而知之,“率性”高于“修道”且涵摄“修道”。率性之道,“道”乃安而行之,应取“弘道”义。

《中庸》以“率性”来界定“道”,即是要实现“道”与“性”合一,相当于《大学》八条目过渡到“明明德于天下”而贯通内外本末,使得“修道”与“弘道”合二为一。如《中庸》25章曰:“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

下文“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正是承接“率性之谓道”。《中庸》首章围绕“性”或“中”而展开,“不可须臾离也”,从义理上体会,便知此句省略一个“性”字,“道”须臾不离自性,此是“率性”。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君子通过做一段“慎独”工夫,使得“道”须臾不离自性,即是复其“性”而反于“中”。

《中庸》首章最后一节点出“中和”,“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既然说“未发”“已发”,似乎分一个内外先后,与《大学》“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呼应。

但“未发”不是先,“已发”不为后;大本之“中”不在内,达道之“和”不为外。《中庸》区分“中”“和”,虽分一个“体”与“用”,其实是内外本末一贯,终始先后不贰。

所谓“率性之谓道”,“性”即“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道”即“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中庸》以“率性”来界定“道”,须体会出内外通透、体用不贰这层意思。

《大学》八条目以“格物”工夫为发端,一直涵养扩充到“明明德于天下”,才实现内外通透、本末一贯。《大学》八条目之终结处,为学问工夫之集大成,在《中庸》却是开端。“率性”既是工夫,也是本体,工夫合于本体,即是“一贯之道”。“率性”为“修道”工夫之头脑,《中庸》正是以“率性”为参照来阐发“修道”工夫,以杜绝凌空蹈虚,又可避免“义袭而取之”。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3401.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