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
是对《大学》和《论语》
以及上古遗著——“六经”的总结与升华
是儒家建体立极之巨著
圣圣心传之正法!
孔子将“中庸”
作为君子、大人、圣贤
之最高境界来赞美与追求。
“中庸”代表着华夏文明的最高智慧
儒佛道各家圣贤在在处处强调
“以中为用”“以中为道”“守中为度”
就是在任何地方,都不可过或不及
只要过或不及,就违背了中理
违背中理,就违背了道理
就违背了真理
违背真理
必败!
修养道德(唤醒、彰显和强化德性良知)是如此,
成就世间百业(积累和运用闻见之知)同样如此。
内圣之修养与外王之百业,
定要时刻参悟一个“中”字。
千年未解之难题
数千年来,何以引发孔圣之千古悲叹——道之不能行,道之不能明?何以引发无数生命觉醒追求者之千古悲情——世间安得两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孔子说,无论是知者(世智聪明者),还是愚者,无论是贤者(非指大智大慧之人),还是不肖者,他们的共同点都是“过”或“不及”——不能守中、悟中与用中。如何抉择情感与解脱,入世与修行?如何把握这个“度”,找到这个“中”?倡导出世为归的佛道两家,与倡导入世担当的儒家,各家千古以来纷争不断,聚讼不止,令我等后人不免一声长叹。如能儒与佛道互补互启,就能让儒家多一些超脱与逍遥,让佛道两家多一些社会担当与现实关怀。果能如是,岂不妙哉?!下学而上达,借事物以明义理,论学术以显扬道心,始终是儒家千古不易之宗旨。执守中庸之道而不失,是任一个体、任一群体、任一民族乃至全体人类,唯一正确的生活之道、人生之道、修学之道、终极之道,舍此,皆为邪道、小道、歧道、外道。圣贤之教,
非记忆之学,
是要用生命去体悟的。
在读书中,思悟、参究。
在读书中,沉淀、内化。
在读书中,接通本心,
达致中和之境,
把握中庸之道。
课程形式
线上研读当代著名生命学家潘麟先生最新出版扛鼎钜著《〈中庸〉心要》,配合新国学其余7部著作相关内容(书籍或相关音视频),由带读学长带领小组成员,诵读、思悟、分享、总结。为保证学习效果,每组限定8—10人。
课程目标1.提高身心素质与文化修养2.掌握成就世间百业的智慧3.明白人生的价值和方向4.找到人生幸福的金钥匙课程时间
平日班:年4月1日至5月12日,每周一至周五9:00-11:00,总学时60小时周末班:年4月2日至6月19日,每周六、周日8:30-11:00,总学时60小时课程相关1.扫班主任